• 178阅读
  • 0回复

中国进步得好快啊!(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10-31

    【新加坡《联合晚报》十月十三日文章】题:中国之旅观感(作者该报总编辑陈正)
    日新,日日新!
    中国进步得好快啊!
    一位走遍天下,曾到哈尔滨看冰雕,远赴大草原住过蒙古包的朋友告诉我,今年内他两度踏上中国的土地,前后相隔仅仅五个月,变化之大,如若不是亲历其境,实难置信。
    变革,当然是向好的变化。
    草原上的人们,现在可以观赏到彩色电视节目,许多家庭都有余钱可买乐器,热情奔放,爱好唱歌的草原上小伙子与姑娘可乐了。
    中国人民,在一夜之间富裕起来了!
    “三步走”的第一步——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步伐是那么的稳健。
    这是一个不断创造神奇的国度,既古老,又年轻。
    在不到半个世纪内,中国发生了好几次惊天动地的大变化:辛亥革命成功,统治了中国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被推翻;再从军阀割据,北伐,剿共,进入全面抗日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一直受到战火的煎熬,直到百万雄师南下,蒋氏王朝退守台湾,新中国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宣告诞生,人民才有机会喘一口气
    。
    新中国,带给人们新的希望!
    五十年代的中国,朝气蓬勃,一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鸣大放”之后,来了一个“反右运动”,接着高喊“大跃进”,成立人民公社,又把中国带进向后退的大锅饭时代。
    六十年代中期,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十年浩劫,又使中国陷入黑暗时代。人民心胸的火焰熄了,希望也幻灭了!
    “四人帮”垮台,邓小平东山再起,推行的振兴国家的“四化”计划,又把中国带上新生的道路。
    一九七九年,中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开放门户,开辟深圳、珠海、汕头及厦门为经济特区;一九八四年,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个城市。
    自实行开放政策六年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已有相当显著的改善。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这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八点二,制造了五千一百万人就业机会,农民的平均净收入增加一倍以上,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增加了六成。
    由封闭到开放,人们能够适应这么巨大的转变吗?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局面将来还会再变吗?有一天会不会又走回老路呢?
    在中国逗留十三天,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答案。
    答案,一时当然无法找到,可是,从所见所闻中,却看到中国门户开放后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今后中国局势的发展,都将起着既深且巨的影响。床·浴室·特色
    睡床,有四只脚。
    在中国,我却看到六只脚,甚至八只脚的床。
    一张八只脚的床,看起来怪兮兮的,拖泥带水,很不雅观。鲁班先师子孙们制作出这样的货色,真是令人百思莫解。
    旅馆的浴室,全都铺上磁砖;浴缸,抽水马桶,大镜子齐备,相当现代化。只是,浴缸侧墙挖了那么一个洞,至少有六英寸见方,放上一块小香皂,又给人怪兮兮的感觉。
    过去,中国人爱谈思想,大大小小的事,都会扯到思想问题。套用一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怪事”,也都脱离不了思想问题。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所承受的文化传统压力要比别人大得多。除了科技之外,中国从不认输,似乎也没有什么比人家差的东西。
    不认输,是优点,也是缺点!
    中国木工技艺,举世闻名,天下第一。可是,这回我们在北方各间旅馆或餐馆所见到的,却使人大失所望,桌、椅、橱及床,构造笨拙,粗制滥造,甚至关上门很难上锁。到北京友谊商店底层家具部门一看,同样是那么差劲。
    中国千千万万优秀的木匠都到哪儿去了呢?
    难道都南下了吗?——在厦门、广州,我们看到了十分熟悉顺眼的家具,可是又全无中国民族风格,置身其间,仿佛身在香港。
    变,要向善向上。对中国来说,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八只脚睡床与浴缸侧墙香皂洞,绝对不是中国的“本色”,而是在走向现代化,步入开放时代过程中,一个“标新立异”与“矫枉过正”的典型实例罢了。人·皮肤·思想
    北京,一个文明古国的古都。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
    北京人都会讲普通话,也就是会讲华语。可是,一个会讲普通话或华语的人到了北京,却象进入非洲大陆,觉得“语言不通”,寸步难行。
    北京人似乎不爱讲话,你跟他们讲华语,问一句,答半句。
    民族饭店大门口,最少排了整百辆的出租汽车,一个站在台阶上,手执簿子与笔的人,在指东划西,看来是个“工头”,负责登记与分配出租汽车,趋前低声问:
    “我们要去王府井。”
    “没有!”干脆利落的回答。
    听后,我们愣了一阵,心有不甘,再问:“去哪里才有呢?”
    “北京饭店。”那位看似“工头”的负责人没好气地答说。
    我们事先已知道王府井就在北京饭店附近,于是就说:“那我们就去北京饭店好了!”
    “排队!”
    转眼四望,前面是有一大排出租汽车,只是周围却没有半个旅客,真不知道是如何排法?正想再问,那人已经笑脸迎向一位洋人,立即把他送上出租汽车去了。
    原来是黄白有分!
    白皮人瞧不起黄皮人,气煞人。
    黄皮人瞧不起黄皮人,尤其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而且是在中国的首都,真的令人哭笑不得。这难道不是思想问题吗?(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