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危机四伏的俞国华“内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9-29

    【台湾《纵横》周刊八月三十一日一期文章】题:俞国华是吸墨海绵(作者余苦史)
    国民党迁台以来,历任内阁除了俞鸿钧闹过“倒阁”之外,就数当今的俞国华矣!
    俞国华任期才一年多,立法院当初以高票通过,看的是经国先生的面子,如今虽灾祸连连,倒也不至于酝酿倒阁,倒是舆论界一片杀伐之声,不分党内党外,堪称无日无之。
    因此,俞国华主持的是个“灾难内阁”,更是名副其实的“痛苦内阁”。
    今年七月,内阁改组之说一度甚嚣尘上,结果在经国先生衡量大局后,决定延至选举后再说,倒阁之声终于稍歇。温室里的一株小树人所共知,俞国华出身大内,一生之中除西安事变时轧入历史边缘,冒了一次生命危险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循序渐进,除了读书就是奉命做事。以年龄顺序看,俞国华出身财经,都是和平转移权力,既无暗攻,也不必明争,这在国民党系统中是极为罕见的特例。
    正因为如此,俞国华有条件做到守正不阿,不结党亦不营私,全心全意替最高当局效命,也因而倍受信赖,才会成为孙运璇意外出局后,临时代打的一张安心牌!
    可是俞国华的优点,也正是能力要素中严重而致命的缺点,对庞大组织系统的指挥能力先天既已不足,对于复杂敏感的人际关系,更缺乏洞悉与适应的能力,悲剧就在七早八早,伏下了发芽的种子。被蔡家唬得死死的“十信案”的爆发,很明显是早年的优柔寡断致之,俞国华对外界,特别是企业财团的诡计阴谋,在根本上缺乏认识,而其资讯的管道显然也不怎么灵通,才会不知利害,遇事乐观傻想,造成部属门生的欺哄蒙蔽。
    记得当蔡辰洲刚选上立委不久,就通过关系向俞国华套交情,据蔡辰洲的心腹闲谈显示,俞国华是个忠厚老实的胡涂人,蔡辰洲一番低姿势哄骗,俞国华就有点招架不住了,这等人物,出了江湖,不遭到痛宰才怪!
    季可渝的去职,徐立德的马屁当道,蔡家声势日正当中,其中俞国华昧于人心世故是一个重大的因素。
    以己度人,结果是人人沾好处,自己吃苦瓜,老百姓跟着倒霉,在滚滚大漠之中,温室中的小树又怎能取代仙人掌?有权无力白遭人欺以层峰的信赖,俞国华一直有大把权力在手,但如何运用,俞国华就流露出定见不足、犹豫不决的弱点了,一点也没有强人的味道,出身与经历使然,有无可奈何的悲哀。
    监院的“十信”调查报告,张一中从头到尾,挥舞着尚方宝剑,简直吃定了俞国华,表面上似乎保住俞国华,其实不过是做给层峰看看,报告中的一票漏洞,全是留给外界整俞国华的辫子,最近的“倒阁舆论”,正好借题发挥,以致响彻云霄。国民党来不及庆功,要搽粉而粉已用光,这笔帐,里里外外,又将记在俞国华脑袋上,这算哪门子“财经强人”?
    按官场斗争常理,俞国华要采强势手腕,很早即可牺牲徐立德及陆润康,明快处理一切,使自己全身而退。但是俞国华不可能办到,以其性格,只好被动地待事态“自然”发展,打落牙齿和血吞,硬充好汉。
    俞国华的弱势,很清楚可从情治单位的“保卫”措施看出来。五月份财讯一篇文章,直指俞国华的十信责任,情治单位却视若无睹,俞国华在痛苦之中,还得自己动手“疏通”,找邱永汉商量,事情办得是很漂亮,但也反映出罩不住已经到了极点。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俞国华也颇有自知之明,出任阁揆曾希望李焕帮忙抬轿,结果被经国先生否决,只好找王章清来当秘书长。王章清是个慓悍的行政官僚,早年在台北市政府做工务局长,全力“制衡”高玉树,搞得高玉树动弹不得,可见其能耐之一斑,于今不但成为俞国华的股肱,简直成了命根子。
    俞国华一生之中,除了最高当局之外,几乎没有人对他疾言厉色过;当了行政院长,面对立法院的质询,不适应的痛苦简直要了俞国华的老命。
    前任孙运璇还能够以口才与风度化阻力为助力,提高自己的声望,而俞国华除了生气、忍耐之外,即一筹莫展。俞国华深怕自己失去理智,反唇相骂闹出笑话,于是命令王章清当“紧急煞车”——在紧要关头,从旁踢他的脚根,提醒“忍耐与克制”。
    俞国华私下笑谈,一个立院会期下来,脚根都被王章清踢肿了!可怜不可怜!最高当局的吸墨海绵换了任何人处在俞国华的位置,一定宁死也不愿再呆下去,可是俞国华偏偏没有这个权利。国民党长年的失误集中爆发在这个节骨眼上,俞国华是“代打”,也是“牺牲打”,所有责难与不满,不妨让俞国华一个人全面顶下来吧!顶得愈久,将来改组愈容易改变形象,这个“痛苦内阁”的角色,除了与蒋家两代渊源如此深厚的俞国华,岂有更合适的人选?
    据闻,俞国华惶恐上台后,不出几个月,瘦掉了十公斤,苦不堪言,俞夫人也觉得度日如年,如坐针毡,俞国华曾向层峰婉言求去,换来的是晓以大义。舆论界修理俞国华,搞久了也很乏味,俞国华绝非赖着不走,而是时候未到,上命难违。要谈政治责任,这个问题一时三刻扯也扯不清,快则半年,多则不出一年,自有分晓可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