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以色列经济------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8-30

    【约旦《言论报》七月十一日文章】题:以色列经济——危机、挣扎、腐败
    贝京上台后,对工党执政期内按“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原则形成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贯彻“自由经济”原则。但是,利库德集团对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心中无数,制订不出一个能付之于实施的财政经济政策,只是盲目加大公共开支,并使之扩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导致了八四年的危机。
    一九七七至一九七九年,西姆哈·埃利赫出任利库德政府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他主张取消历届工党政府出于偏袒而对某些行业提供的补助金,建议把政府企业和公司转变成私营企业公司,解除对外币的限制,压缩政府开支,从而减少财政赤字。他把这一套主张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
    埃利赫的计划落空了。在他当财长时,政府开支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对商品的补贴有增无减,赤字增加而不是减少。
    伊加尔·胡尔维茨接替埃利赫出任财政部长,他想用传统“治疗方式”医治以色列经济,具体做法是:强制厉行节约,减少补贴,削减国家预算,允许利率以超过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减少对出口商品的补贴,限制进口。但他最终没有能取得他的部长同事们的谅解,只好在一九八一年一月辞去职务。
    一九八一年,以色列经济形势不佳。大选在即,贝京在方向性问题上又一次进行改革,任命了第三位财政部长约拉姆·阿里多尔。他上任后,一笔勾销了胡尔维茨的节约措施,把私人消费提高了百分之十,增加了对食品、运输、能源的价格补贴拨款,降低了商品价格、利息付税率和利率。从八二年起,以色列货币贬值速度开始低于通货膨胀速度。阿里多尔成功地说服了选民,使利库德再次执掌政权。但是,他在恢复经济发展速度上失败了。一九八二年初,股票价格上升到超出人们想象的地步,与此同时,以色列经济本身却“日见消瘦”,到了“弱不禁风”的地步。
    一九八三年十月份肥皂泡破灭了,阿里多尔被赶下部长宝座,理由是他把以色列谢克尔和美元联系在一起的胆大妄为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以色列美元化的想法,使银行股票价格直线下降,许多信任银行的甜言蜜语及其保证的人失去了他们在银行的存款。
    一九八三年十月,第四位财政部长奥尔加德上台了。奥尔加德提出了一个新预算,包括实际削减国防费用、社会保险和资本开支,其中包括削减四亿美元原定在西岸建立新定居点的拨款。
    但是,奥尔加德与他的前任一样,在治疗以色列经济上没有取得成功。通货膨胀已到了这种程度,每月调整一次工资尚赶不上物价上涨;美元成了以色列私营企业交易、签约的真正货币。商品价格,其中包括国产商品都以美元定价,人们等待本国货币降低币值的决定。以色列人把资本偷偷地输送到国外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