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三十二国学生在歌德学院学德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8-27

    【德新社西德施韦比施哈尔八月十九日电】来自塞内加尔的锡亚姆·康迪正在施韦比施哈尔学德语。施韦比施哈尔是在法兰克福以南一百三十公里处丘陵中的一个小城镇。他选择学习德语的中心是歌德学院。
    歌德学院院长弗里德里希·温特沙伊特说:“为期两个月的课程,加上住宿和吃饭,总共花三千一百马克(约一千一百美元)。我们保证学生将能迅速、正确地学会德语。”
    学生每周上二十四小时的课,然后做作业。如果他愿意的话还可上其他的课。
    学院组织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可到当地人家去做客,以便学生练习新学到的语言。
    一点不懂德语的学生可上基础班,学院还有中级班和高级班。学习结束时,学院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发给证书。
    温特沙伊特说,要是经过八个月的学习,学生就能熟练掌握德语,在进德国大学的入学考试方面保证没问题。
    现在有来自三十二个国家的三百名学生在这个学院学习,而二十年前刚创办时只有三十四名学生。
    在这些学生中有三十二名梵蒂冈送来学习的神父,他们的费用由西德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支付。波恩还为七名也门警察缴学费,他们现在学习德语,然后再学西德刑警方法。
    国籍和政治观点的不同没有引起什么问题。温特沙伊特喜欢把歌德学院当作一个交往中心。他说:“学生们忙于语言学习,根本无暇顾及政治问题。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巴勒斯坦学生与以色列学生上课时挨着坐。”
    该学院本身就是城镇的一个组成部分,多数学生就在居民家里住宿,居民们也欢迎学生使用他们的客厅。
    歌德学院还向学生发行代用货币,有红色的五马克(一点八美元)和蓝色的七马克(二点五美元)两种,当地人称之为“歌德元”。
    该城镇的多数商店也都把它们当作合法货币来使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