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中国足球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7-31

    【香港《大公报》七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连载文章】“五·一九”国家队与香港队交手,中国国队失利,迫使主教练曾雪麟引咎辞职,使中国足坛蒙
    上了一层阴影。曾雪麟引退之后,谁将受命于危难之中,接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呢?
    北京的球迷尤其关心此事,街头巷尾,传闻颇多,但众说不一,难断是耶非耶。一说云,中国足协欲聘外籍教练来华执掌帅印,更至说足协某负责人已携重金飞往巴西物色教练。另一说云,足协拟不再组织国家队,由优秀地方队代表国家队出赛。还有人在报纸上撰文,建议组织若干支青年队到南美、西欧集训,哪支队表现突出,哪支队即代表国家队,而其教练,洋人、国人均可,谁有能力谁当。此说遭到一些球迷的反对,他们说,泱泱大国,何必要请洋人当国家队教练呢?他们在报纸上发出了“中国人要相信中国人”的呼声。不请洋人相信自己
    记者拜访中国足协和国家体委足球处官员,他们似乎以为,当务之急是国家队有无存在的必要?这个问题解决了,才去研讨谁出任主教练的问题。中国足协的一位负责人说:“五·一九”失利后,舆论界、球迷及各方人士责备甚多,经过冷静思考,我和同事们都以为现在应该尽快重组国家队,而不是一味责备。”他说:中国足球并非没有希望,公允地说,中国足球在亚洲是第一流的,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选拔一个文武双全的统帅重组国家队,那么,重振雄风,冲出亚洲是有希望的。
    北京的足球行家认为,用地方队代替国家队,很难代表国家最高水准,不利于选拔优秀球员,更不利于冲出亚洲,而且也不便于管理。他们说,凭一场球的胜负,而论定国家队存在与否,是不慎重的,他们认为,中国不能没有国家队。对于聘请外籍教练的事,北京足球队教练于奉璋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教练水平不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提高才行,不能光指望‘洋拐棍’。我们并没有排外情绪,更没有固步自封。外国先进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学,但是,不能不看到,我们的体制有许多方面存在着与足球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请外国教练未必就比本国的好;如果问题解决了,本国教练不见得就比外来的差。”中国足协负责人也说:“毫无疑义,我们必须尽快组建国家队,更毫无疑义,我们只会请中国自己的教练,这些只是时间问题。”新老结合互补长短
    那么,谁是最理想的教练人选呢?北京足球界权威人士初步看法是,国家队教练必须具备如下五个条件:一、具备当代足球战略和战术思想;二、具有科学的训练思想及其方法;三、富有经验,指挥得当,善于应变,临场镇静;四、有敢于闯新,大胆尝试,立志改革的勇气;五、在中国足球界德高望重,同时对中国足球了如指掌。
    按照这些人士所列诸条件,恐怕真正具备者,在中国足球教练群中寥若晨星。即使有,也未必愿意出山,收拾“烂摊子”。据推测,此间人士之所以提出如此苛刻条件,其考虑不外乎两点:其一,教练人选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若无高标准,人选将难以确定;其二,国家队将建立教练组,集体执教。教练组成员有可能是新老结合,互补长短。谁掌帅印开始筛选
    日前,中国足协有关人士私下透露,在全国范围内筛选教练人选的工作,将于八月结束,新组建的国家队将于九月出访澳大利亚。
    为了尽早知道结果,记者遍访足坛人士,初步了解到,教练人选呼声高的有高丰文、张志诚、徐根宝、张俊秀等。高、张两人原是中国青年队教练。他们曾率领该队两次冲出亚洲,击败过世界足球劲旅,立下丰功,深受中国足坛瞩目。球迷和足坛人士对他们寄予厚望,当属意料之中。徐根宝则是国家队原教练组成员,为曾教头之臂膀,也是有功之臣。张俊秀是中国队五十年代的门将,前几年任国家队领队,未几,在亚运会上遇“翻船”,但他临场指挥经验丰富,只是身体欠佳,但仍可能出掌教练组舵位。
    此外,足协也可能从地方队教练中选拔人才,补充教练组。目前,以足协副主席陈家亮和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年维泗为首的“筛选班子”正在投入紧张工作。
    由谁继任国家队主教练之谜日渐明朗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即使有恰当人选,恐怕也难一下子使国家队旧貌换新颜,对新人期望过大,只会加重他的压力。
    某些球迷们梦想中国足坛蹦出神仙,一下子便能使国家队冲出亚洲,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正如一位足球界人士所言,“新人出任,面临选拔队员,训练队伍等诸多问题,但最大问题,是要摆脱现有足球体制的束缚,否则,再有作为的教练也难施展才华。”
    中国足球体制何时改革、如何改革?这是关心中国足球运动的每一个人都在忧虑的大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