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日本的大豆深度加工新工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7-28

    【日本《食品品质控制的基础研究成果报告》文章】题:大豆深度加工的新进展(作者京都大学粮食科学研究所教授鬼头诚)
    日本地少人多,粮食油料皆为一季收获,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一部分以弥补数量之不足。因此,如何用有限的粮油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而好的食品,乃是摆在粮油、食品业界面前的重要课题。粮油原料的深度加工便被置于研究的首要位置。
    每年有四百万吨大豆由国外输入我国,它既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十分令人兴奋。因为大豆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原料,由大豆不仅能制得营养丰富的大豆油,还能获得优质的蛋白质,是当今植物蛋白的佼佼者。
    所以对大豆充分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极重要的课题之一。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下:
    一、宝贵的大豆磷脂。用正己烷从大豆中浸出的大豆毛油含有磷脂,作为食用油需要将磷脂去除以保证使用及贮藏性能;而磷脂恰恰是一种很好的医药营养源,在食品工业中更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如何分离出磷脂且望获得理想的这种副产品,是精制大豆油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现在通常是将水加入毛油,使磷脂吸水而从油中沉淀离出,这种方法叫做“水化脱磷脂”。最新研究得知:溶解于油脂中的卵磷脂(PC)容易与水结合而得以完全去除;但脑磷脂(有PE和PA之分)不能完全与水结合,故不可能将它们全部去除,PE的百分之二十五、PA的大部仍残留在大豆油中。
    经长期贮存的大豆,所含磷脂会发生分解。在PC、PE分解的同时PA增加;用这种大豆毛油进行“水化”时卵磷脂的收得量会减少。这一发现使我们明白了脑磷脂之所以始终能残留在大豆油中的道理。
    二、优良的大豆蛋白质。大豆蛋白质以其优良的生理功能、容易制取、价格便宜等特点而名列植物蛋白质之榜首,它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的生产。但几乎在所有的面类制品中,它未能呈现出适宜的二次加工性能,例如将其掺入面粉中制作的面包,产品的松软性会受到损害;当同时加入磷脂时,面包的品性与纯面粉无异。由此说明,磷脂可以改善大豆蛋白质的物理性能。
    经研究,现得知大豆蛋白质可以与磷脂、甘油酯形成复合物,从而对蛋白质具有修饰作用,使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发生改变而得到良好的深度加工适应性。
    另外,大豆蛋白还能与长链脂肪酸成为结合体,从而大大改善它的加工适应性,例如起发性,起发后的稳定性及乳化性等都会明显提高。
    研究大豆深度加工的这一新进展,无疑会有助于开拓高度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的新途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