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中国乡镇企业飞速发展(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6-27

    法《世界报》说,中国式的农村工业化乃是国营工业网的补充。江苏省现在是反映中国农村新工业革命已取得成功和尚存在问题的典型例子
    【法国《世界报》五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连载文章】题:中国式的农村工业化(特派记者帕·贝尔)
    由于靠近大城市上海和劳动力过剩,江苏很早就开始了工业化(特别是纺织工业)。自从一九七八年以来,由于全国实行“四个现代化”政策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江苏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实验室。去年,江苏的收入首次超过了一直是全国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此同时,在这个富饶的农业省,地方工业产值赶上了农业产值。
    从江苏省省会到古城和美食中心扬州,某些公路段已经是四条车道的高速公路,沿路的每个村庄都有工厂和库房。村庄,特别是村镇,现在已成了紧张繁忙的农村工业活动中心。
    江苏现在是反映中国农村新的工业革命已取得成功和尚存在问题的典型例子。之所以说这个工业化是新的,是因为这几年以来中国的农村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这种工业化既不同于注重重工业和计划的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体制,也不同于注重大城市和自由区的那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作法。之所以说这是一场工业革命,是因为这一进程类似于曾使十九世纪的欧洲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进程。这一进程使由于农业现代化而得到解放的多余劳动力能够到新建工厂里去工作。
    从一九七八年以来,江苏有九百万农民离开田地。江苏劳动力共有两千四百八十万,九百万人离开田地,这个数字是不小的。但一位负责人认为,离开田地的人还不够多,因为全省可耕地只需要三百万到五百万劳动力。这位负责人说:“剩下的一千多万劳动力干什么呢?但他们不能涌入人口过剩的大城市。所以,应该把他们引向周围的小城镇。”
    这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种“中国式的农村工业化”,乃是国营工业网的补充,是以“集体企业”为基础的。这些集体企业属于地方政府和尚处于萌芽状态但正受到鼓励的私营部门。
    没有经过任何理论培训的农村干部转而创建工厂,成了企业领导人。他们购买、销售、借贷、利用“窍门”和“关系”,展开激烈竞争。有些工厂已是现代化工厂了,另一些工厂却还象是狄更斯笔下的作坊。
    江都镇有六万五千人,有二十四个工厂,六千五百名工人。去年,这些工厂总营业额达七千八百万元(人民币,下同——本报注),利润达八百万元,相当于一九七八年的四倍,即翻了两番。除了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些传统的工业活动以外,江都镇还有一些服装厂、机械厂和一个自行车车把制造厂。自行车车把制造厂有七百名工人,它向大型自行车制造厂提供自行车零件,甚至向联邦德国、孟加拉国和香港出口这些零件。它为江都镇赚回了外汇。
    江都镇镇长的态度和言谈,都表明他是一个企业家。他谈营业额,谈投资,以一个企业家的自豪感带领来访者参观工厂。他引为自豪的还有,他在镇里建立了技术学校,派人到专科学校去进修,从大城市请来了教授和专家。他发表了真正的竞选演说,提出一九八四年要办的“十件大事”(例如,修建体育场、公园、济贫院、柏油马路等等)和一九八五年将要办的大事。在他身上看不出有任何传统的机关权势分子的影子。
    位于扬子江畔的邗江县,一个生产玉器的工厂去年为县城赚了一百万元外汇。玉器厂附近的一个服装厂现在已在生产成套西服。新厂长向我们介绍说为了振兴工厂,他研究生产一种在当地市场上畅销的产品,雇了两名服装设计师,派人外出推销服装,增加计件工资,同南京服装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由该研究所向它提供必要的信息。
    (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