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中国改革引起东欧注意和羡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6-01

    【《自由欧洲电台调查材料》文章】题:意大利共产党的反应(作者德夫林)
    意大利共产党抱着认真和同情的态度注意着毛以后时代的中国改革。一九八四年的最后的几个月里,意大利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执行委员会)的三名成员纳波利塔诺、马卡卢索和巴叶塔访问了北京,这三人回国后,都热情称赞世界上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所发生的变化。
    巴叶塔在对记者的一次谈话中强调,那里目前正在进行的激进的“放宽经济”的做法,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实行社会主义了,或者是说资本主义复辟了。他说,中国的这种新方针,以及各种伟大的创举,最终将会为整个国际工人运动带来相当多的问题。中国的这些新的试验一点没有使我惊慌失措,其实,我同他们基本上是意见一致的。
    他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迄今为止过多地利用行政管理措施,而对经济手段、市场规律和制订灵活的非官方的计划的重要性考虑不够。
    巴叶塔说,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和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有相似之处,出现的情况,考虑到了美国西海岸、日本和远东的某些发展中国家之间释放出来的给人印象深刻的生产活力。这条路线预计会在东西方之间和所有发生对抗地区的国际关系中实现有效的缓和;而中国今天的对外政策就是明确地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意共领导机构的第三位成员马卡卢索(兼任《团结报》主编)在访华回国后为《团结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也强调了国内改革和对外政策之间的这种联系。他说,对外政策同国内改革计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得的结果之一是,欧洲左翼力量今天认为,中国是一个实际的、强有力的和可以信任的对话伙伴,而就在几年前,文化革命时期的中国人却把欧洲左翼的政党和政府视为敌人。
    纳波利塔诺访华结束回国后强调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意义:那些改革“不是策略上的调整,而是实质上的变化……并且是长远的抉择。”他在意共党报上撰文说:“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鼓励个人的首创精神和私人经商,这些做法把中国推向前进……事实上,要求改革、要求采用现代方式、要求改善生活条件、要求消费品丰富多彩和放宽言行自由的压力显然是不可抗拒的。用禁欲理想来对付这种压力,只强调纯理想主义的和道德观点的要求和报酬是不能奏效的和不公正的。他继续说,对中国人来说,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贫穷或千篇一律。起决定作用的是发展生产力。人们不能总不接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不仅仅是这些国家)正在进行的技术改革的非凡进程。这些坚定不移的信念显然促使中国共产党制订了现行的路线。他认为,这种改革方针体现了一种路线,就是考虑到了太平洋地区。
    马卡卢索接着谈了中国的经验同其他政权的关系。他援引了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不久前同意共党报记者的一次谈话,胡耀邦说,十月革命以来,六十多年已经过去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方面怎么还赶不上资本主义国家呢?赶不上的原因何在?人们必须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必须找出这个制度内部阻止它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马卡卢索评论说:看来这一估价不仅仅是对中国人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带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我们必须抛弃那些重复得令人生厌的说法,据说我们的经济发展落后是由于受到外部的“包围”,由于苏联在战争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由于美帝国主义的压力(这使我们不得不需要巨额军费开支)等原因造成的。这些事实无疑都是真的,但是,不能对胡耀邦提出的问题作出使人信服的回答。胡耀邦提出的问题是,“在我们的制度内部”使各国政权无法赶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水平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要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先进技术却出口原材料呢?
    马卡卢索在文章的结尾强调说,意大利共产党对中国的发展形势是不会“不关心的”。我们不会“不关心”中国在对外政策方面的抉择,因为我们发现这些抉择同我们的对外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我们也不会不关心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抉择,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抉择是现实的。各国共产党政权都面临的问题
    为意共机关报撰写文章的专家们在谈到中国的改革对其他共产党政权的影响时,也提到了这一点。马尔塔·达苏是其中的一位专家,她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评论道,中国共产党正在采取一种新方式来解决一个老问题,也是自五十年代以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苏联在内的独特经历,就是在“苏联”式的经济体制内部如何实行改革的问题。
    东欧的各执政党或改革家在不同的时期都曾为解决这个问题试图找出一些答案来,但是收效甚微,她说,除了匈牙利试行了一些改革办法外,尽管南斯拉夫目前遇到了危机,而中国今天全神贯注地研究的正是这两个国家的试验,这并不是偶然的。
    她还说,人们之所以对中国的这场改革尝试特别感兴趣,是因为这些改革不仅是为解决所有共产党国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做出的一种努力,而且同时还因为这些改革措施正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有原有的特点的和有自己独立国际地位的国家里贯彻,就象中国这样。这种独立地位排除了重要条件的因素之一——参与了苏联“集团”——而正是这个因素阻碍了东欧国家的改革取得进展。总之,中国领导集团目前进行的这种讲求实效的改革也许在许多方面吸引了东欧一些人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羡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