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她是这样成为欧洲最大邮售公司女老板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5-30

    格雷特·什克丹茨是欧洲最大邮售公司柯维勒公司的老板,同时也是西德著名企业家古·什克丹茨创建的柯维勒百货公司的老板。这家百货公司还在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和奥地利设有分公司。它还有出售照相器材、家具、旅游用品的专门商店,两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及一些加工厂。柯维勒百货公司每年的营业总额达一百多亿西德马克,在西德同类公司中名列第十位。它现在拥有职工四万多人。
    可是谁又能想到经管这么大一份“家业”的格雷特·什克丹茨竟是一位七十四岁的老太太!
    格雷特·什克丹茨一九七七年从她去世的丈夫古斯塔夫·什克丹茨手里接过这家公司。靠她的杰出管理才干使得这家公司面对各种挑战,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长期住店经营
    每天一早她就到公司,一直忙到晚上十点钟。她让人把饭送到她办公室,中午在公司吃饭是几十年养成的习惯。
    她的丈夫古斯塔夫·什克丹茨有句名言:“万贯家私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积攒。”格雷特·什克丹茨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什么时候购进什么样的货物,进货量多大,她都亲自过问;哪些商品已经开始滞销,需削价处理,她也总是亲自查询;对法国或荷兰、瑞士哪家公司送来的下一个季节的时装样品,她更是要亲自过目,看看式样,摸摸料子,问问价格,最后还要让模特穿上给她来回表演几次,直到她从各种角度看都认为有利可图,她才决定制作广告,编进柯维勒公司一年两次散发的商品目录里。柯维勒公司的时装销路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格雷特是柯维勒公司的“开国元勋”。她是古斯塔夫·什克丹茨起家时期的五职员之一。以她的精明强干、不辞辛劳博得了什克丹茨的赏识,遂结为良缘。她常对人说:“从那以后我就把公司当作我的家,它是我的用武之地。我是同公司一起长大的。”办事果断
    格雷特·什克丹茨每年都拿出一定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去作考察旅行。发现哪个地方原材料丰富、劳动力便宜,生产的产品又会有销路,她就果断地同当局谈判、签署在那里建立柯维勒公司生产基地的合同。现在,在我国的台湾、香港以及南朝鲜和菲律宾等劳力便宜的地方,都有柯维勒公司的生产基地。
    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基地,她经常去巡视。根据国际市场的行情和本公司、生产基地的具体情况,她常常当场决定减少,甚至停止某些产品的生产,立即组织转产新商品。由于她的果断,常常赢得许多时间,这样就使她的公司能更快地对市场变化作出灵活反应。再加上原材料和劳动力便宜,生产成本比较低,这就保证了她的公司的商品同其它公司的同类商品相比更加具有竞争能力。勇于开拓
    一九七七年,格雷特·什克丹茨在她丈夫去世后单独经管柯维勒公司。当时她虽然已经六十六岁,但却充满一种开拓精神。她把因采用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手段而节省下来的人员用来开拓新的领域,她买下了汉堡消费者银行的多数股份,改变它原来的规章制度,为消费者提供更直接的服务,使更多的消费者把钱存到她的银行里;她还创办了一家人寿保险公司。这样不光安排了裁减下来的人员,更主要的是使公司营业额大增。
    格雷特·什克丹茨还为她的公司创建了一个有一千多个培训位置的职业培训中心。这样就可以保证不断向柯维勒公司所属各商店输送合格的职工来补充退休人员的位置。另外为了做好西柏林几十万名外国人的生意,什克丹茨夫人准备在西柏林成立一个专门招收土耳其青年的职业培训中心,以便利用他们对土耳其人消费心理的了解和他们之间的同胞情谊,为柯维勒公司吸引这一部分去西柏林当劳工的土耳其顾客。(王德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