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戈尔巴乔夫准备实现美苏和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3-29

    【日本《朝日新闻》三月十八日文章】题:戈尔巴乔夫体制的意义(作者:筑波大学副教授进滕荣)
    把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单纯看成是克里姆林宫内密室里权力斗争的结果,这恐怕太不全面了。
    毋宁说戈尔巴乔夫的上台是苏联社会内正在进行的‘‘悄悄的革命”的结果这一事实是不能忽视的。
    过去,党员中百分之七十的人只上过小学,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连小学都没有上完。而今天,党员中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具有中学以上的学历,其中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接受过大学教育。二十年代,苏联市民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只有百分之一左右,而今天增加到大约百分之十五。
    这种情况推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虽然是有限的,但是却会产生“开放性”的政治价值。从总书记来说,戈尔巴乔夫是第一个拥有莫斯科大学学历的人,而且还拥有一位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文学的夫人。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的新总书记上台,足以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苏联正在变”。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苏联社会正在变化的一面,那么肯定会发现苏联社会因为受到来自内部的压力,不得不走“解冻”之路这一现实。但是不能把旧苏联和新苏联的互相冲突简单地归结为新一代人和老一代人的斗争。毋宁说它同七十年代以来,以中间领导阶层为主,围绕着苏联外交和内政应怎么搞而开展的激烈的争论是交织在一起的。
    进一步说,这是强调实行“闭关自守的经济体制”的、以军部鹰派为主的守旧的对外强硬派和要推进同西方的相互依赖关系、主张推进对外调和路线的改革派之间的对立。
    苏联旧的保守派和改革派争论不休,决定了七十年代以后的苏联政治。而且,从鲍文到伊诺泽姆采夫、阿尔巴托夫和葛罗米柯的儿子,这些改革派的许多主张和克里姆林宫内部的权力斗争有关系,虽然出现了微妙的摇摆,但是,这些主张一直得到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文官中最高领导阶层的支持,这需要更多地加以注意。
    毫无疑问,这已成了走向“解冻”、支撑新体制的中间领导阶层的支持基础。
    因此,想继续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本身就削弱了超级大国的经济力量,并在削弱其政治影响的同时慢性地加深了同盟国之间的摩擦。
    加强核军事力量,在核武器过分饱和状况下只有助于核大国的安全,而潜在着危及盟国安全的危险性。
    将来我们可能就会注意到,不仅在美苏内部,而且在西方或者东方的盟国内部都将出现推动“解冻”的事态。似乎可以说,“新的苏联”产生的戈尔巴乔夫体制的意义就在于,它自己准备实现美苏和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