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蒙古人的传统礼节--敬鼻烟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2-25

    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草原蒙古包里作客,热情好客的主人往往会向你敬鼻烟壶,或者叫交换鼻烟壶。
    敬鼻烟壶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至今仍然是蒙古牧民招待客人最常见的见面礼,类似在外交场合交换名片。有客人至家中,主人必先取鼻烟壶敬献,客人嗅后,如礼以答。交换鼻烟壶后会使双方感到亲切温暖,即使素不相识的生客,那种生疏冷漠之感也会自然消失。然后,双方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开始交谈了。
    按照古老的习俗,讲究就很多。首先,在鼻烟壶的准备上,过去蒙古人都设法准备两只鼻烟壶,一是专供待客和交友使用的,一是在比较隆重的场合使用的。男子经常把待客用的那只鼻烟壶系在腰间,把隆重场合使用的那只鼻烟壶留在蒙古包的专用柜子里。当客人光临蒙古包时,主人就把待客用的鼻烟壶拿出来,由最年长的人开始,依次递给每个客人。然后,再从第二只鼻烟壶里取出烟来招待大家。他这样做的含意,一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二是对客人的光临表示深切的敬意和感谢。
    至于谈到敬鼻烟壶的具体做法,更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年龄相当,要几乎同时互相交换,待双方都把对方烟壶的烟嗅后,然后互相换回;如果是长者去,则要请长者先坐好,自己站着交换。待长者嗅过后,自己不嗅,微微向上举一下,而后双手捧还长者,把自己的烟壶换回。妇女在举壶时还要轻轻碰一下自己的前额,并慢慢躬身,然后双手递给长者。递鼻烟壶和接鼻烟壶时,一般要把烟壶打开一半,左手扶着右手递上。
    敬鼻烟壶不仅是交友、会客和节日里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同时也是曾经闹过纠纷的人和好的一种方式。双方如愿交换鼻烟壶,就说明不记前仇,言归于好,以后准备和睦相处。
    鼻烟壶还是蒙古人的一种特殊的装饰品和心爱的珍贵之物,其制作十分精致细腻。以造型来分,既有圆的,又有多面体的。在圆的里边,又分作扁圆、圆、桃圆、蛋圆等。拟制作所使用的原料来分,一般用银或者铜制成,也有用桦树皮、木头、兽骨、细瓷以至翡翠、玛瑙、琥珀、玉髓、水晶、青金石等制成。在外表装饰上,刻有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珍禽异兽、飞龙奔马等图案。用作装烟壶的小袋子,同样装饰着珊瑚、绿松石和用金、银、兽骨等做成的图案。鼻烟壶和小袋子一同放在“褡裤”里。褡裤一般用绸缎缝制,并装饰着贴花或绣花。因此,每一副褡裤又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王义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