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中国经济改革是消灭贫困的壮举(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01-30

    【本报讯】日本记者同盟应中国记协邀请于去年十月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派代表团访问我国。代表团回国以后,成员们在《日本记者同盟报》第十二期上发表了访华观感,摘要如下:向经济体制改革迈进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甲斐静马
    中国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现在,中国人民正在按照这个计划大步迈进,正给中国大陆带来巨大的变化。日本记者同盟代表团的成员亲眼目睹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状况,深受感动。
    我从一九八一年以来,每年都有机会访华,每次都感到人们表情比上一次明朗,而这次尤其感到如此。仅就我们所接触到的情况而言,广大农民欢迎承包制是无疑的。
    在我们旅行期间,十月二十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继农村的改革之后,城市的改革就要提上具体日程,今后几年里,中国将经受严峻的考验。这次改革,可以比喻为一次革命。中国今后的发展取决于这次改革的成败。但是,从中国领导人对于这次改革所采取的慎重态度来看,我们想怀着巨大的期待去注视今后的发展。
    “百闻不如一见。”通过为期两周的访问,我们加深了对正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在各方面都取得很大发展的中国的认识。我们更加坚定了要进一步努力促进日中友好的决心。从车窗看到的中国农业——朝日新闻评论员黑川宣之
    这次我尽情地享受了从北京到南京、南京到南昌和南昌到上海的三千公里乘火车旅行的乐趣。从车窗望去,中国粮仓地带正是收割水稻的大忙季节。中国的农作物产量由于农村的改革而在大幅度增加。
    在南昌和上海,我们参观的农村还保留着集体经营。上海近郊的“七一人民公社”,从播种到收获都实行承包制。但是,耕地、灌溉、施肥、喷药和农产品销售,是共同做的。我强烈地觉得,在保留合作组织的基本精神的状态下采用生产责任制,从长远的眼光看,会收到巨大的效果。(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