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北京的交通问题亟待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12-29

    【英国《泰晤士报》十一月二十日文章】中国首都的交通问题已经面临危机。过去,人们嘲笑共产党国家大马路上车辆稀少;现在,都无心嘲笑北京这一情况了;反之,人们却因在十字路口徒劳等待二十五分钟而怒气冲冲。烤鸭店前的十字路口即是一例。
    市政当局领导频赴现场,密切注视日见拥挤的城市交通,作出种种安排,不过总是赶不上变化。几年前规定了牛车马车白天不得进入市内。接着,人们又纷纷指责那些骑车人,他们也实在满不在乎,置交通规则于不顾。
    现在好了,大马路上给他们专门划出了行车道。市政府还考虑在高峰时间禁止卡车通行。不过这些都是短期治标之法。
    西方城市半世纪前发现,解决交通拥挤的唯一办法是搞单行线,不过那也很令人讨厌。
    最近就有一次,一位出租汽车司机送我去某处,因为在应该转弯之处没有转弯,开过了头,只得绕一大圈,多走近两英里地,再回到原处。
    立交桥和地下道在北京外围一个劲儿地冒出来,但市中心的问题却只能令人搔头。不准左转弯解决了这个路口问题,却把包袱摔给了别的路口。
    中国倾向于搞公共交通,但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却因需要靠近人行道,让乘客上下车,结果挡了别的车辆,延缓了一切车辆的行进。地铁已开辟新线,不过靠它不行,它只能满足部分需要。混乱已在地铁出现。车厢已经大大超员。问题主要是把火车站作为地铁终点站。下火车和赶火车的乘客手提肩扛的尽是皮箱包裹,结果把车门堵得严严实实。
    对一个有九百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大火车站只有一个,确实不够。
    国家进口一批新的大众、雪铁龙和日产汽车,供出租用,以满足外国人和一些中国人的用车需要。不过出租汽车司机实在倔头倔脑,加之大批日本商人按月包租出租汽车,造成车荒,因而仍有问题。
    【法国《解放报》十二月四日文章】题:中国人玩命(记者:克洛德·居洛发自北京)
    北京街头不乏交通事故。十个月中,由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引起的事故就达三千起。另外还有四千起是由汽车驾驶员(有人无行车执照)引起的。十个月中,共有四百四十人死亡,几千人受伤。
    在街上,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互相穿插。中国人似乎都喜欢玩命。行人在过马路时,常常是眼睛看着别的地方,背朝着危险的一方,斜着穿过马路。他们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一心只想立即穿过马路。
    至于那些骑自行车的人,他们中有些人常常随意截断通路,逆行。在中国马路上行车的外国人知道,自己随时都可能成为交通事故的肇事者,这特别是因为,中国的交通规则包含着一些外国称之为“中国把戏”的微妙东西。
    北京有五百万辆自行车,二十四万辆汽车。这些车辆常常阻塞交通。城乡交流的发展使今年北京的运输量增加了九倍。如果运输量再增加一点,那么,中国首都就会水泄不通。
    北京市最近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情况稍有好转。在十字路口和大道两旁,已经设立了栅栏以限制行人。不过,北京人却常常是沿着栅栏的公路一侧行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