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对苏的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12-27

    【西德《斯图加特日报》十二月二十日社论】题:北京的挑战(作者:沃思曼)
    英国人的又一个殖民梦做醒了。但是,昨天确定的把香港归还给中国人这一事件,不仅在一个已结束的时期后打上了结束号;伦敦和北京关于这块直辖殖民地的前途的协议,还宣布了实际存在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试验的开始。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承担了义务,容许在他们的统治范围内存在一个资本主义的岛屿。看来他们并不是容忍了这一点;人们倒是有这样的印象:北京的讲求实效的领导,完全欢迎与此相联系的挑战。
    某些迹象表明,邓已成功地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不可能回到苏联模式的官僚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是还不能预料,现在所谋求的中央集权同市场经济混合的形式最终将是什么样的,以及它应得到什么样的名称。
    当苏联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拜会中国领导人时,他所面对的将是这样一些人,这些人的方针对莫斯科的挑衅甚于任何意识形态的偏差,当中国在总的政治范围内走自己的路时,例如在对待第三世界方面,或者在口头上同莫斯科的垄断要求划清界线,这对克里姆林宫来说虽然是不舒服的,但是可以忍受的。象这样的异端做法之所以不得不容忍下来,也是因为不能简单地在军事上压服那个亚洲的共产党巨人。它不象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可是,现在中国在经济上的想法不仅比东方集团受压的改革人士的想法走得更远,而且正在把他们的想法付诸于行动。目前在大多数东方集团国家中无疑都可以看到市场经济式的松动,老的纯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甚至在苏联本身也不再适用了。但是,迄今克里姆林宫可以有把握认为,在出现怀疑时它可以控制住一切,在预感到危险时可以进行干预。因此,当实际存在的社会主义的第二个世界中心在经济上也很可能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作为替代物的模式时,必将使莫斯科感到吃惊,如果十亿中国人民在邓指引的道路上取得进展,那么这个历史性成就无论如何会对第三世界发生作用,也会给本来就在寻找自己的独立环境的东欧人留下印象。对克里姆林宫来说糟糕的是:它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来阻止北京从而阻止这种发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