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新加坡《联合晚报》文章:当代坦克-----喷火的“巨兽”(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11-27

    【新加坡《联合晚报》十月二十一日文章】一九七三年十月,埃及部队使用苏制反坦克导弹,重挫以色列坦克后,全世界的军事评论家便开始替坦克写“讣文”了。
    事实上,反坦克导弹在一九六七年六月战争时已被使用过,甚至在更早的一力六五年印巴战争中也有。只不过,在十月的以阿战争中第一次被肯定。
    就全般而言,这种看法后来证实已是言过其实。诚然,有相当数量的坦克,被反坦克导弹所摧毁,可是坦克本来就抵御不了反坦克导弹,而在这次战争中,被其他坦克火炮所击毁的坦克,却远较毁于导弹的数量为多。
    尽管坦克发展问题重重,面对若干武器又是弱点呈现,但总括来说,坦克不失为一项具有高度效率的军事装备。不但有其存在必要,在未来的战争中也将担任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发展新一代的坦克是势在必行的。
    所以无论东西方,现在都有新型坦克出现:例如苏联的T—72坦克已参加服役,更新型的T—80坦克也随后出现。西德则推出豹式Ⅱ号战车,美国则有M—1坦克,英国正发展其挑战者式坦克,以色列则出现了虎式坦克。
    基本上,坦克之火力、防护力及机动力必须相互配合并求其平衡。然而,在设计上,没有任何两种坦克是完全一样的,因而各有其特色。有的重视火力,有的强调高度的火力,有的则将重点摆在装甲防护上。
    以英国的酋长式坦克为例,它的装甲极其笨重,虽然它装有威力强大的一二○毫米口径主炮,但其最大缺点是,机动力太差,以目前标准而言,酋长式以其那部八百一十匹马力的引擎,来推动五十五吨重车身而言,似乎是不足够的。
    装甲较厚与装甲较薄的坦克两者间的重量不同,在战斗中所遭受的损害程度,亦相对的有极大的差异。此对生活在战争中的以色列而言,自当不会漠视此一事实,这可从该国发展成功的虎式主力坦克中看出,该车重量高达六十吨左右。
    另一方面,西德所生产的各型坦克,也均采用较厚的装甲。原发展重四十吨的豹式坦克,因改良其装甲防护力,致其车身重量增加至四十二吨。而号称“世界最强坦克”的豹式Ⅱ号战车,重量已达五十五吨,与英造的酋长式坦克的重量相当。
    由于坦克着重于装甲防护力的加强,致许多更精良的新式装甲便相继的发展成功,其中最杰出者是一种称为查布罕的特殊层板装甲,为英国首先发展成功的优良产品,此种装甲的详细构造成分,尚属机密。其重量与钢铁装甲相当,但对锥形反坦克武器攻击时的有效抗力,是钢铁装甲的二至三倍。
    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才开始重视坦克的速度。在一九五○年,大多数国家的坦克,在路上都已达到了四十公里的时速。之后坦克速度逐日增加,迄至目前为止,新一代的主力坦克,其路上的时速已高达七十公里以上。同时,其续航力也从二次大战时二百五十公里,增加到五百公里,此种快速的成长,令人惊叹。(上)从左至右分别为西豹Ⅰ式坦克、美国M─1型坦克、瑞士P68AA2型坦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