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美报宣传苏应搞赫鲁晓夫那样的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11-27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十月二十五日文章】题:在人们的记忆里尼基塔是好人
    在苏联的历任领导人中,赫鲁晓夫是唯一不能加以公开称赞的人。他在西方的名声也不大好。在西方的记忆中,他主要是个狂暴的对手。他曾经使古巴成为苏联的导弹基地。但是,赫鲁晓夫的真正遗产是他在斯大林一九五三年逝世之后大胆改革苏联体制达十年之久。由于这个缘故,有朝一日,赫鲁晓夫会被恢复名誉。他所取得的成绩常常被人们遗忘。公开谴责斯大林时代的官方错误,从劳动营和流放地释放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与此同时,许多被处决的人被宣布无罪,从而使他们的家属可以重新获得正式公民身份。政治生活变得更加开放。审查制度放宽了,官员的思想不再那么教条,文化活动变得更加自由。被忽视了几十年的普通人的需求——消费品、住房和福利——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所有这些改革都是有限的。尽管如此,到一九六四年,这些改革却使赫鲁晓夫丧失了差不多所有的有权势的上层人物对他的支持。结果,他被赶下台,被搞得名誉扫地,勃列日涅夫从此开始了十八年的保守统治。赫鲁晓夫的继任人停止或改变了他的许多改革。的确,在目前苏联的问题越来越多,领导人威信日益下降的情况下,赫鲁晓夫大胆进行的上述改革也许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所有坚持认为不应该,或许也不敢改革现行体制的苏联保守分子来说,对那些坚持认为苏联现行体制不可能改变的西方冷战专家来说,这是一个挑战。赫鲁晓夫懂得,国内要搞改革,就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实行缓和。但是,现在,没有一位苏联领导人相信,美国总统会象艾森豪威尔当年迎合赫鲁晓夫那样迎合他。
    然而,仍有一些迹象表明,苏联高级领导集团之下的苏联官方人士越来越希望改革,这是对苏联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作出的一种反应。自安德罗波夫逝世和契尔年科二月份上台以来,这种希望集中寄托在较为年轻的政治局委员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命运上。戈尔巴乔夫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开始政治生涯的,他在推翻赫鲁晓夫的过程中没有起什么作用。有迹象表明幕后在为恢复赫鲁晓夫的名誉进行斗争,这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因为改革者需要恢复他的名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