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自上海报道:《友好联欢--中国青年的好奇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09-30

    【日本《朝日新闻》九月二十七日报道】题:友好联欢——中国青年的好奇心(记者:沼尻勉发自上海)
    二十四日晚,从日本抵达上海的第一批日本青年所受到的欢迎是在青年文化宫观看时装表演。一位名叫吉泽久江的学生一次次地为表演鼓掌,情不自禁地叫道“啊,太漂亮了!”由于在照片上看到的中国人几乎都是穿中山装,她为时装表演之大胆和华丽而颇感惊讶。
    大阪府池田市的学生胜本典子刚到达上海机场,立刻有人对她说:“今天将为你过生日。”当天晚上,她就收到了蛋糕和纪念品,并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吉泽和胜本都感到,在这种欢迎气氛中,她们同中国的距离在一天之内就化为乌有了。
    但是,对多数日本青年说来感到最吃惊的,是中国青年们的好奇心之强。
    当京都的齐藤泰漫步在黄浦江畔的时候,有人突然用漂亮的日语向他问好。他扭头一看,见一位身穿土黄色裤子和罩衣的小伙子站在身旁,年纪在三十岁左右。
    这位小伙子用日语问道:“你是来工作的吗?带翻译了吗?如果你想到哪儿看看,只要时间允许,我来引路。”据说,这位说个不停的青年的工作是把农村的蔬菜运到市内。
    他们站着交谈了不到二十分钟,但齐藤却感到,他被这位在夜校学了三年日语并总想实践一下的青年的进取精神征服了。
    来自横滨市的职员今田久美子,在青年文化宫举行的欢迎会上一试她引为自豪的歌喉。当她从台上走下来时,被二十多名青年包围了,连珠炮似的问题向她飞来,从“你是怎样学英语的”直到“每周有几个休息日”,最后连住址和姓名都问到了。
    中国青年这种使日本青年感到吃惊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是有着相应的背景的。上海市一位名叫胡建民的青年解释说:“为了尽快改变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落后状况,赶上世界的技术革命的步伐,必须向发达国家学习。日本是我们的邻国,也是在各个领域中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我们首先应当同日本合作,也就是说,肩负未来的中日青年的合作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所不可缺少的。”
    【日本《朝日新闻》九月二十八日报道】(记者沼尻)在上海度过了两天的原田惠子(早稻田大学学生,现年二十五岁),漫步在相当于东京银座的南京路上。五彩斑斓,使她感到这里象是在举办“时装表演”。
    映入她眼帘的首先是女罩衫的色调。粉红、蓝、黄、橙、紫等色彩居多,间或也有红色。在人们穿的裤子方面,牛仔裤和灯芯绒裤增多。还有人穿着超短裙。
    在这条繁华街上,新近有几家“时装店”相继开张。惠子走进南京路上规模最大的“上海服装商店”,参观了店内丝绸罩衫柜台。少女们和一些年轻的情侣,在柜台前围起了两三道人墙。罩衫有十多种颜色,领型也各式各样。这里颇受欢迎的颜色是红色,其中分为近乎于原色的红色、浅红和处于两者中间的红色。这三种红色同其他七、八种色调一起,把柜台装饰得分外显眼。两名女售货员应接不暇地招呼顾客。
    冬季不可缺少的棉衣也色彩化了。过去,棉衣大半是红、咖啡等近似于原色的色调,而今年却以浅色为基调。衣服上还点缀着大、小各异的花纹,具备了入时服装所应有的因素。原田说:“服装色彩比我们身着的衣服还鲜艳。”
    在色彩绚丽的同时,新设的橱窗也引人注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