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访德黑兰的一家中国餐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06-01

德黑兰来讯
    在德黑兰闹市区的一个小胡同里,有一家不大的餐馆,每到就餐的时候,总是顾客盈门。从面孔辨认,他们是日本人、朝鲜人、菲律宾人、泰国人、中国人……当然,也还有伊朗人。这家餐馆名叫“金狮饭店”,别看它的门面只够得上一个中等饭庄,但它是德黑兰仅有的五家中国餐馆之一,设在过去的“国王旅馆”(King’s—Hotel,中国人习惯把它称为“金狮旅馆,现在已改名为“科萨旅馆”)楼下。它所以受到顾客欢迎并非由于排场讲究,而是它的饭菜有“中国风味”。
    餐馆的玻璃大门上端伸出一个朱红漆的屋檐,虽然谈不上气派,却也多少给人一点古色古香的中国味。大门右边一块牌上,用中文写着“金狮饭店”四个大字,并画有一头狮子前爪抓着一个球。餐室不大,布置素雅,中国式的宫灯挂在当中,墙上是草书的“福”“禄”“寿”“喜”大匾和中国国画。十来张小餐桌上放着酱油、醋和盐瓶,一律的中国瓷餐具和人造象牙筷子。
    在德黑兰,吃一顿中餐比吃一顿西餐或伊朗饭要贵将近三分之一。在这家餐馆,一碗蘑菇豆腐汤要三百里亚尔(四十三里亚尔合一元人民币),一盘鸡丁豆芽四百二十里亚尔,一盘青椒牛肉丝四百二十里亚尔,一盘麻婆豆腐四百五十里亚尔。尽管如此,这里还是生意兴隆,特别是和另外几家中国餐馆相比,情况更是如此。我品尝了一下这里的中国菜饭,香喷喷的春卷,热腾腾的豆腐和炒鱿鱼丝,对于远离祖国的东方人来说,既是一个解馋的机会,也能一慰思乡之情。
    在伊朗革命以前,据说中国餐馆遍布伊朗全国。革命后,由于餐馆的中国老板和厨师纷纷离去,中国餐馆所剩无几。就德黑兰来说,只有五家,四家全部换上了伊朗人老板和厨师,只有“金狮饭店”的厨师是一位华裔,这大概就是这里能够广为招徕顾客的主要原因吧。这位华裔厨师姓徐,五十来岁,原籍上海,妻子是香港人,他们是二十年前来这里开饭馆的。(本刊特约记者刘幼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