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港报文章:《太空工业与太空村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05-30

    【香港《明报》月刊二月号文章】题:太空工业与太空村镇
    如果太空研究计划仍能继续如期完成,那么在本世纪结束之前,人类应已能建立相当可观的太空工业,它们将在地球上方二十万英里的高轨道中环绕地球运行,几十年后将可每年生产一百万吨以上的产品。这些太空工业所需用的原料将取自月球表面,由工厂在太空将月球物质提炼成纯粹的原素,再制成产品,所需用的能取自恒在太空的阳光。
    在建立太空工业的初期,太空工厂的工作人员有许多将住在地面,利用无线电和电视设备,监察并指挥受遥控的机器,只有少数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熟练技术人员,驻在太空,每次驻扎六个月左右。太空工业最早期的产品将是人造卫星,将许多个卫星组成庞大的卫星阵,收集高空中取之不尽的阳光,将阳光转化为无线电能,送至地面,由地面站将之转化为电力,可以完全不污染地球的生物圈。
    到目前为止,太空商业行为所生产的有价值产品只有一种——资讯(INFORMATION)。备有传感器的卫星能生产大规模天气状况的数据,另有些卫星在大气层外不远的轨道中运行,用灵敏的电视摄影拍摄地面,所得的照片交由电脑分析,电脑能辨别微妙的地面颜色差异,得知某些地方的地面下可能有油、金属、淡水或咸水。卫星也能将资讯由地面的一处传送至另一处或传遍一洲或数洲。目前在太空运行的资讯卫星有一百多个,每个月都有新的资讯卫星由火箭送入太空。
    资讯有极大的价值,但却完全没有重量,现在将卫星由地面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价格是每磅大约一万八千美元。但是只要卫星进了轨道,它便能几乎完全不要成本地生产或转传资讯。一个传递电话讯息或电视节目等资讯产品的卫星,发射后不消一年便能将制造与发射成本完全还清。
    美国能源部花了三年时间和一千五百万美元来研究太空取能的办法,这笔钱有三分之二用于研究这样做会对环境有些甚么影响,结果大出所料,发现以无线电波输能对地球环境并无有害影响,后来又用蜜蜂做实验,使飞行穿越无线电射束,结果连蜜蜂的舞蹈型式这种微妙的天然现象都未发生变化。据阿波罗计划的研究结果,月表面物质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重量是金属,百分之二十是矽,百分之四十是氧。金属和矽刚好可用来造卫星(制造太阳电池须用矽),而氧是“太空的汽油”(火箭燃料中有百分之八十六是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