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巴西报纸署名文章:《新中国及其开放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01-30

    说中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四化”;人民对基本生活条件感到满意;中国在对外政策领域也成熟起来
    【巴西《圣保罗州报》十二月十八日文章】题:新中国及其“开放”政策(作者、诺·波尔图)
    显然,西方世界还不了解中国新领导实行的“开放”的范围和含义。就开放本身而言,它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如果不是周恩来在世最后一年提出的实现现代化计划的先决条件的话,也是这项计划造成的结果。
    在经济领域,价格自由化和鼓励私人经营活动,似乎表明了建立一种“市场型”社会主义的意图,尽管是有限度的。
    在对外政策方面,“开放”表现为通过正常外交途径进行的国家之间的交往。
    中国人民显然对基本生活条件——尽管还不富足——感到满意:食品、衣着、教育(初级)和住房(数量不足和质量不能令人满意)。这就不允许人们低估为已达到十亿、分散在面积几乎同欧洲相同的土地上的人民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的巨大任务,特别是当知道这个国家仅拥有百分之十的可耕地之后。
    因此,最令人担心的是人口问题。中国推行控制出生率的严厉措施,目的是避免生活水平下降和能够进行公共管理。
    在一个实行共产主义制度的国家里节俭变得非常普及,证实这一点是令人吃惊的。今年六月,私人在银行的总储蓄额达到一个很大的数字。
    中国银行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这些储蓄除了“为将来存钱”和满足短期需要外,主要是用于购买价格高的消费品,例如彩色电视机、冰箱、录音机等。
    至于农业,中国报纸突出报道通过采取“责任制”取得的成果及其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有利影响。“责任制”重视通过交纳税金自由耕种属国家所有的土地。
    在劳动关系方面,变化也很彻底。领导努力为过去被另眼相看的个体生产者恢复名誉,并且承认他们对国家经济的贡献。
    尽管规模还很小,也许是以试验名义进行的,但正在采取市场经济的作法,作为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这个惊人的措施很可能是“开放”提出的最“革命”和最出人意料的措施。
    表明在对外政策领域成熟起来的一个方面,表现在下述事实上:中国开辟了各种外交空间,并且不失机会地开辟新的空间。在北京驻有一百多个外交代表团,代表着具有各种特色的政府。外交使团团长是越南大使。越南同中国实际上处于战争状态。但是并不因此外交部就对他进行任何限制,不承认他的职权,不给予他作为他们国家代表应受到的尊敬。
    令人惊奇的事实是外国参与中国经济,尽管现领导在这个领域保持着警惕和控制很紧。按照中国的吸收能力接受外国投资和技术,因而避免失去对国家经济的控制。
    本世纪尽管接近结束,但中国政府可能会极大胆想提前最终建立中国人的中国。他们将极有可能做到这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