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美联社报道:在北京紫禁城看中国古画展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3-11-30

    【美联社北京电】公元一一二七年,当北宋灭亡时,京城开封被金人洗劫一空,宋帝的楼台殿阁也化为灰烬。但北宋的文明,开封的繁华盛世,却在南逃画家张择端千变万化的笔下保存下来。
    张择端那幅长达四点五米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在北京紫禁城举行的中国古画展览中,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河上熙来攘往的生活景象,有描画精细的骆驼队,乘坐轿子的员外,穷苦人家,还有一间理发店,一间售卖弓箭的店铺,一座两层高的酒楼,河上繁忙的船只,以及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
    每年秋末,北京当局就会在紫禁城内的故宫博物院,举行古代绢画和卷画展览。
    展览会负责人说:“这些古画大部分是在解放后取自个别收藏人士。”
    他说话时指着宋徽宗的一幅自画像。画中的宋徽宗身穿道袍,手拨古琴。
    他说,清朝末代皇帝浦仪在一九一二年移交给中国的重要画作,大部分已被蒋介石的国民党人带到台湾。
    “但我们还能幸运的保存这一幅,因为许多国民党人不识货,没带走它。”宋徽宗的自画像有他的签名和印章,画上还有他的宰相的题字。在中国历史上,宋徽宗对美术的喜好是人所皆知的,在他的宫殿内共收集了二百三十一位画家的六千三百九十六幅美术作品。
    在故宫博物院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杨教授说,流散在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中国卷画多达数百万幅,其中有许多是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外国入侵中国时被抢去的。
    展览会上最古的一幅卷画是《女史箴图》,这幅画相信是晋朝画家顾恺之的作品。
    还有一幅卷画是《游春图》,上有宋徽宗的题字。
    中国画注重神韵,若隐若现的山水画,是从唐代开始发展,到了宋代,山水画的创作进入巅峰时期。
    展览会负责人说:“我们最近也在海外展出某些古画,包括在澳大利亚展出的明代作品。我们希望能送一些到美国展出。”(转载十一月二十日新加坡《联合晚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