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家庭:有幸福的公式吗?》(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3-08-01

    苏《文学报》说,苏联塔尔图成立了研究家庭问题的小组,用科学手段分析家庭破裂的原因,作为单身男女建立家庭时的咨询材料
    【苏《文学报》五月十一日文章】题:家庭:有幸福的公式吗?
    六十年代末,在塔尔图成立了一个研究家庭问题的小组,它涉及各种不同的学科:历史、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妇科学、教育学,这个小组由塔尔图大学数学教研室副教授埃涅·季特领导。最初几年,主要搞社会调查,有大学生和研究生协助工作,大学的计算中心为小组提供服务。
    大概,有不少人认为,产生感情,这个把两个人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最大秘密之一,是不可能用数学来分析的。但是,埃涅·季特正是在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上看到了自己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她知道,周围有许多生活上不顺利的人,他们过着不幸的独身生活。于是她相信科学的力量。
    如果有一个周密的普查计划,计算机是很有用的。但是首先要有一个幸福家庭的模式,这种家庭不仅不会破裂,而且会给双方带来欢乐。塔尔图的社会学家用了一个新的术语叫“优质婚姻”,这种婚姻不仅仅是稳定的,因为,不幸福的家庭也可以维持很久。
    一开始,他们通过广泛的调查,对婚姻的普遍现象进行研究。
    有一句名言: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家庭破裂的原因,要进行分类研究,找出其中主要的原因。如果一开始就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因素,那么,这种家庭破裂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埃涅·季特把导致婚姻破裂的因素分为三类。据社会学家查明,牢固的婚姻首先取决于夫妻双方的个人情况(教育程度、出身、性格等);其次取决于他们结合的牢固程度(是什么促使他们建立家庭的,他们结识的时间有多长,他们的关系是怎样发展的);第三取决于婚后如何相处。例如:家庭的经济基础、住房条件、夫妻双方婚前婚后互相的看法是否一致、有什么冲突、性生活是否协调、家庭分工的情况如何,此外,还有酗酒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为便于科学考察,对这三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
    进行对比的结果是这样的:在圆满的婚姻中,有百分之六十七的人在十六岁前都在完整的(即有父母的)家庭中生活,而在离婚的人中,几乎有一半是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长大的,他们没有见过父母间和谐关系的榜样。这是一个不保险的因素吧?
    合乎逻辑的结论是:父母的经历以及家庭的气氛影响儿女婚姻的巩固。
    众所周知,城里的离婚率比农村高。从农村迁往城市,社会监督也就随之减弱,这也是使离婚率提高的危险因素。(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