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阅读
  • 0回复

决不牺牲人民整体利益去迎合个人利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3-06-30

    【法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康佩昂)中国曾于几年前开始实行一项旨在建立一个“富裕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改革计划,现在正在反对一种新的个人主义者:唯利是图的人。
    共产党报纸《人民日报》昨天发表一篇长篇社论重申,放宽经济政策决不是要牺牲整个人民的利益去迎合个人的利益。
    赵紫阳总理去年年底向人大代表宣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从而打破了象征着工资平等的“铁饭碗”。
    在实际工作中,改革是通过在企业中实行奖金制、在乡村实行责任制进行的,乡村的责任制是把给农民的报酬同他们的生产挂起钩来。
    随着奖金的分发和留给企业的自主权的增加,某些人不可避免地试图塞满个人的腰包,而不惜妨害生产。
    《人民日报》斥责一些企业为了增加利润率和增加奖金而削减成本。
    价格制度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之一。不管生产开支大小,质量好坏,产品的价格好多年都是一成不变的。
    看来这个新制度还没有对其范围作出很好的规定,因此,例如对于富裕起来的农民雇用农业劳动力为其种田等问题,是否算做得过火而违反了政策,听凭官员们去掌握。
    【日本《每日新闻》六月二十八日报道】题:人民日报批判“发财主义”,担心经济改革过分(记者山本发自北京)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二十七日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社论,题目是《经济改革的动力是“一切向钱看”吗?》这篇社论表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的时机,党中央要求国民统一认识了。
    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发展经济的动力被认为是群众对革命建设的热情,不可以是物质利益也即赚钱发财。极端地推进了这个想法的是四人帮,结果可以说引起了群众劳动热情的降低。
    如今中国,在经济改革的名义下推行着的政策,基本上是利益诱导型的东西。
    但是,作为现实问题,在农村,家庭劳动代替了集体劳动,在条件优越的地方,得到十年前想都不可能想到的高收入的农户已经陆续出现,并且,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情况也很好。同时,在农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因为劳动的质和量而收入差距会大起来,到那时,也会出现被开除的担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