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阅读
  • 0回复

日本副教授矢吹晋评论:中国农业和工副业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3-03-30

    他说中国优秀的劳动力都集中到工、副业生产上,看不到从事农业科普工作的年青人。经济作物和粮食争地重新成为一个问题
    【日本《世界周报》三月二十二日一期文章】题:丰收的背后出现了危险信号,受到工业、副业压制的中国农业(作者:横滨市立大学副教援矢吹晋)
    一九八二年,(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产量超过了三亿四千万吨。
    十亿人民的衣食、特别是“吃饱肚子”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政治稳定的关键。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邻国的丰收消息感到高兴。只是,有点使人感到担心,即在丰收的背后,似乎闪起了危险信号。这种信号是什么呢。
    《红旗》杂志(一九八二年第十五期)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学生的调查报告。学生们调查了苏州地区的农村经济。
    据调查报告说,农民一九八○年的年收入人均一百六十四点八元,其来源是,工业占百分之四十五、副业占百分之二十五、农业占百分之三十。一九八一年的年收入人均为一百七十五点五元,比上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一点八,但由于农业减产,工业、副业的比重会变得更大。
    从劳动力的分配来看,从事农业的占百分之六十八,从事工业、副业的占百分之三十二。但是,产值的比重是,农业占百分之二十三,工业、副业等占百分之七十七。
    从以上构成比例首先可以看出农村中多种经营的发展,特别是所谓社队企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从劳动力的分配情况来看,可以看出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从事农业的人劳动力质量低。“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从事农业的人中人数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工业和副业生产。其原因很简单:从事农业的人创造的产值,每人平均一年为四百三十五元,相反,从事工业和副业生产的人,人均年产值为四千二百一十五元,比从事农业的人高约十倍。优秀的劳动力都集中到工业、副业生产上,结果,看不到从事作为农业发展基础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年青人。
    据在江苏省江阴县和吴江县所作的调查,从事农业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
    相互间的竞争不只限于劳动力,在资金、物资方面,农业也受到工业、副业的排挤。社队工业还在原料、燃料方面同大工业竞争,不少企业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学生们把这些问题概括成“农民的弃农倾向”,呼吁引起重视。
    其次,经济作物(或商品作物)和粮食的争地重新成为一个问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从一九七六年到八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相反,粮食的播种面积却减少了百分之十二。播种面积的减少自然会造成粮食生产的减产。粮食的减产最终将造成商品粮即统购粮食的减少。为此,商品粮急剧减少百分之六十六点六,下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
    从以上情况来看,可以描绘出这样一幅图象:农业的地位受到工业和副业的威胁;在农业内部,农业生产的地位还受到经济作物的威胁。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耕地面积的减少因土地生产率的提高而被抵销。
    从总的来说,粮食处于增产的趋势。然而,正如这个报告所指出的那样,随着地力的衰退、生产率下降,或许至少可以说中国农业的先进地区正在出现生产到顶的情况。我认为,这样一些事实是农村荒芜的前兆,是不能忽视的。据说,中国方面(向日本)非正式提出的十二个项目主要是同运输、港口等煤炭运输道路有关的工程。我并不是唱反调,依我的愚见,当今恐怕应该考虑进行以恢复中国的地力和复兴自然为主的经济合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