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美《波士顿环球报》文章说:美应学习西德重视提高轻工技术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3-01-02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十一月十五日文章】题:西德的一个经验
    对美国工业持批评态度的人,一直要求美国企业界把日本作为如何办好工业的榜样。
    但是日本人的文化和社会与美国人如此不同,我们要把他们作为榜样来学可能很难。我们也许应该看看西德。
    这至少是林普雷什特和海斯在最近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劝告。他们说,德国人不仅与美国人比较相像,而且还在两个关键的领域
    ——就业和产品的信用——方面超过我们。他们的秘密是什么呢?
    他们认为:“如果说德国人在一九七三年以后的欧洲经济困难时期中有什么秘密武器的话,那就是他们的劳动大军的技术水平高,这种水平是他们的学徒制度的产物。”德国的青年有整整一半在十六岁离开全日制学校后自选行业开始为期三年的学徒生活。这种做法的一个结果是:在一九八一年年中,德国二十岁以下的青年失业率只有百分之五点一,略低于工人的总的失业率。相反,美国的青年失业率是成年工人的三倍。
    林普雷什特和海斯说:“政府和工会都赞同这种(自愿的)方法,因为它可以使青年掌握可以称职的专长和有良好的纪律,这有利于解决青年失业问题……工业部门喜欢这种制度,因为它能培养有熟练技能的、富有积极性和责任心的劳动大军——特别是在对德国的经济十分重要的使用高级技术的工业部门。
    “不是由国家训练而是由工业部门训练出来的,年纪轻轻就有相当充分的工作经验和责任感的青年,对雇主是很有吸引力的。雇主将愿意提供任何必要的再训练,因为他们通过长期的经验已经发现,学徒很善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换句话说,德国的制度正在造就有技能的年青人,这种技能据我们的专家们说正是美国在今后年月里将越来越供不应求的技能。
    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海斯和在德国工作的职业外交官林普雷什特注意到德国的方法中另外还有一些对美国工业说来是有意义的情况:
    美国的趋势是依靠市场调查和根据顾客的不满意见进行调整来迅速促进销售。的确,对美国工业最常见的批评之一是它不惜牺牲认真的长远考虑而过份重视短期利润。文章的两位作者说:“以顾客为重的思想在德国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按时交付精制的产品不仅销路好,而且在很长时间里销路都会很好,由于有可靠的服务网的支持,这样的产品以其本身的质量博得经久不衰的优质的名声,德国的公司认为这是最好的推销手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