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讴歌印度独立的诗人--巴拉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8-29

    【《亚洲周刊》六月四日文章】题:讴歌印度独立的诗人
    警卫们戒备森严。去动物园的所有游客都不准靠近关着一只新捕获的狮子的笼子。突然间,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朝着笼子飞快地跑去;他迅速抓住铁栏杆,把头钻进去。笼子里的那头猛兽楞了一下,两只眼睛怒视着来犯者,接着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向他扑去。但是,这个人仍然从容不迫:站在那里,两只眼睛直盯着这头猛兽。随后是一阵寂静。
    这种使人提心吊胆的寂静接着被打破了:他突然间出人意外地唱起歌来。等他唱完时,游客们感到惊奇的是:那头狮子竟然象猫一样了。这个人说:“你可能是森林之王,但是你要记住:我是诗人之王。”印度南部克拉拉邦特里万杜姆动物园的游客记事本上实实在在就是这样记载的。
    这位驯服狮子的人,名叫苏布拉玛尼亚·巴拉蒂,是受到整个次大陆广泛崇拜的诗人。他在本世纪初开创了韵律学的新时代。
    崇拜他的人说,他的歌声既给人带来安慰,也使人感到鼓舞;能驯服最凶猛的野兽,也能唤起反应冷漠的老百姓,去同英国殖民主义者播下的社会不公正的现象作斗争。他高举着争取印度独立的大旗,为理想社会而讴歌,在这种社会中,男女平等,一切种姓等级制的痕迹都被消除干净。这是一种把最低贱的人和最高贵的人结合起来,把最贫苦的人和最富有的人结合起来的爱的信念。巴拉蒂现在被奉为诗人、爱国者,继续受到他的同胞的尊敬。
    一九八二年是诗人一百周年诞辰,全印人民都在精心安排,准备纪念这个日子。这位伟人不幸过早地死去了,时年三十八岁。
    苏布拉玛尼亚一八八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印度南部伊塔雅普拉姆土邦(现在是泰米尔纳德的一部分),这个地区以文学艺术著称于世。年轻的苏布拉玛尼亚对诗歌、音乐的爱好是受到其祖父的陶冶而培养起来的。他在十一岁这个小小的年纪时,伊塔雅普拉姆王宫学识渊博的大臣们赠给他“巴拉蒂”这个使人羡慕的称号,赞扬他的诗的气质和他的机敏才干。“巴拉蒂”的意思是“萨拉斯瓦蒂”,这是印度教的知识和智慧女神。在十五岁时,他父亲为他娶了一位童妻,名叫契拉玛,比他小八岁。
    第二年,他父亲的纺织厂倒闭,父亲在穷困潦倒中死去。孤苦伶仃的巴拉蒂被他在贝拿勒斯(现名叫瓦拉纳西)的一位婶婶收养。
    他在贝拿勒斯期间,学习了梵文、印地文和英文。
    这座印度教的圣城,使他诗兴大发。恒河美景使他入迷,人们常常看见他身穿长袍在河岸上漫步。
    一九○一年,巴拉蒂回到家乡,担任了伊塔雅普尔姆土王的王宫诗人。几年后,他又成了泰米尔文报《祖国之友报》的主编的得力助手。在此期间,他密切注意印度的政局并表示支持民族主义者。
    一九○五年英国驻印总督柯曾强行搞出的孟加拉分治激起了全国对外国统治的憎恨。巴拉蒂出席了在贝拿勒斯举行的一次全印国大党会议,在返回途中,他在加尔各答停留了一下,在那里结识了印度教的大巫师、改良主义者斯瓦米·韦维卡南达的弟子尼维迪塔,她把巴拉蒂的爱国热情煽动到白热化的程度。
    他在一九○六年发行的革命的泰米尔文周刊《印度》任主编,不久,当局采取镇压行动,关闭了所有造反的出版物。《印度》发行人于一九○八年被捕,巴拉蒂逃往法国统治区本地治里。
    在本地治里,巴拉蒂精神压抑症由于其他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到来而有所减轻。
    他们激起了一场实实在在的泰米尔文学复兴运动。
    巴拉蒂在本地治里十年流放(一九○八——一九一八)期间,完成了他的著名的三部曲:《潘查利的誓言》、《献给克里希纳神的歌》和《夜莺之歌》。
    这三部诗歌杰作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随着印度解放黎明的到来,暴政的黑暗被驱散了。
    最后,巴拉蒂厌倦了在本地治里过的流亡生活。
    他一九一八年动身返回故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大无畏地驯服了森林之王的诗人竟然在马德拉斯被一只大象的象牙戳死。当时他要用椰子和香蕉喂它,象见到食物非常兴奋,一下子把诗人撞倒在地。虽然诗人的朋友差不多立即就跑去救他,但是巴拉蒂一直也没有苏醒过来,最后于一九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逝世。
    自从巴拉蒂去世以来,许多著名的作家向他表示敬意。其中有被称之为“印度夜莺”的萨劳吉尼·纳伊杜。她说:“像巴拉蒂这样的诗人,不能列为任何一个邦的财富。他的才华和著作完全使他有资格和跨越种族、语言和大陆界限的人处于同一行列中,成为全人类拥有的财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