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报就黎巴嫩局势评苏对外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7-29

    说苏联中东政策处于一筹莫展的窘境;苏现行世界战略中最优先的目标不是中东而是西欧
    【日本《每日新闻》七月二十二日文章】题:苏联外交连连得分(江川发自莫斯科)
    一直得到苏联支持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战斗部队,被以色列军完全包围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面对这一事态,苏联没有采取什么具体的行动。它无疑证明,在阿拉伯阵营四分五裂的现状下,苏联的中东政策完全处于一种一筹莫展的窘境中。然而,驻莫斯科的人士认为,苏联现行世界战略中最优先的目标不是中东而是西欧,黎巴嫩的形势对苏联来说不能说完全是坏事,毋宁说,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苏联正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法国总统密特朗曾把以色列军对黎巴嫩的进攻比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对法国奥拉多尔的大屠杀,引起了反响。对此,苏联无疑是很高兴的。更重要的是,苏联认为,密特朗的发言不仅是谴责了以色列,还谴责了以色列背后的美国。密特朗总统尽管属左翼政权。但他暗示要重新参加北大西洋联盟军事组织,对苏联一直采取强硬态度。因此,他最近对美国近似谴责的发言,对苏联来说是意味深长的。
    不只是密特朗总统,西欧各国的领导人在黎巴嫩形势上也都对美国持批评态度,这也给克里姆林宫增添了勇气。因为,造成美国和西欧的分裂,加强苏联同西欧的关系是当前苏联外交最优先的课题。
    在同一个意义上说,不久前,西德银行团正式签订的向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建设计划提供贷款的合同,对苏联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众所周知,美国里根政权为了阻止苏联向西欧国家提供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的这项管道计划,采取了禁止使用美国技术向苏联出口机械产品的措施。对此,西欧国家和日本对里根政权的决定都公开表示反对,事态的发展很难预料。看准了这一点的苏联,最近提出要“自己建设”管道。不言而喻,这是要动摇西欧的一种战术。
    苏联外交部人士早就说过:“为了离间美国和西欧,把天然气管道问题同黎巴嫩局势联系起来是可能的。”可以说,现在局势正按这个想法发展。此外,美国的高利率政策和西欧日益高涨的对美国宇宙扩军的不满,也有利于苏联离间美欧关系的战略目的。对苏联来说,现在,还没有太大的必要冒在中东火中取栗的危险。
    而且,尽管有离间欧美的战略和黎巴嫩紧迫的形势,但克里姆林宫还是企图加强同美国的关系。华盛顿和莫斯科的交流渠道大体上是畅通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