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港报译文:《日本记者眼中的香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7-29

    【香港《快报》七月十八日译载文章】题:日本记者眼中的香港
    以下是一位日本经济记者对香港现状的报道,这篇报道刊登在一本日本经济杂志上。
    ×××
    香港是由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所组成,总面积为一○四六平方公里,人口约五百万。若与东京比较,不论人口及面积约为东京都的一半
    在时间方面,香港与日本相差了一小时。
    香港的经济效果,是采用自由放任主义为基本,税金亦便宜,故此,已成为东南亚各国贸易的基地。
    在政治方面,根据一八四二年南京条约及一八六○年北京条约而将港岛及九龙半岛部分割让给英国,而九龙大部分土地的新界地区,则是一八九八年时,英国在日清战争中,乘机向清朝租借九十九年(即一九九七年止)而获得的。
    香港的产业以轻工业和输出产业为主,其中以纤维、电子机器、手表、相机、玩具和塑胶加工制品为中心,纤维的输出占总输出百分之五十以上。
    在劳动力方面,年轻劳动力(全人口百分之六十是未满三十岁)是丰富的。
    过去数年来,香港最大变化是地产昂贵,港岛中区地方,急剧升高的租金。为了这个原因,政府利用租管条例来冻结住宅租金。
    但无论如何,香港租金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这种地价激涨的原因,相信与过去四、五年来华侨资金大量涌入投资在不动产方面不无关系。
    香港政府在年前的统计,有外资企业共四百三十间公司,总投资额一千一百一十亿元。
    其中日本资本占了一百一十二间,美国则居次位。
    目前,因香港对日贸易收支出现大幅赤字,当地商人已要求日本各业能在香港作直接投资。
    香港政府于一九七七年成立香港工业村公司,积极吸收外国投资。
    现在,开发中的工业村有大埔及元朗两地。
    事实上,向香港作直接投资的日本商人,最关心的是中共对香港的前途看法问题。
    中共目前推行四个现代化,重视广东省及福建省工业现代化。
    香港是接近两省的地方,尤其是广东省,交通方面,九广铁路可直通大陆,现时的电器化双线铁路计划,主要是为了与大陆增强来往。
    中国人有句老话:“血浓于水”,故此,华侨对香港,对中国大陆的投资是占着一个重要因素。
    在香港有世界船王之称的包玉刚先生,他的环球集团两间公司,便与中国方面合并成立二间海运公司,这是合并计划中的典型例子。
    对于华侨来说,不论其背景如何,他们都会与广东省、福建省、台湾、香港及澳门等互有关系,形成了一个“华南经济团”,而这个经济团最显著的成绩,便是香港。
    例如在贸易方面,经由香港将台湾货品输入大陆,一九七九年便突破了一亿港元(七八年只是二十四万港元)。而八○年一月中国大陆对香港输出,已取代日本成为最大的。
    近年来,中国大陆向香港投资亦不断增加,在香港的大陆系企业,都非常活跃。几年间大陆投资在香港的不动产为数亦不少。
    最显著是,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十三家银行联营,分行数目一时直迫英资的汇丰银行。
    中国为了实现现代化,使它在香港的金融机构的活动也随之多样化及积极化起来。
    另一方面,香港也蒙上一层失业及治安不靖的威胁。
    香港目前仍然是担当着中国南大门的责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