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每日新闻》报道《中国公司积极开展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6-30

    【日本《每日新闻》六月十七日报道】题:中国公司积极开展工作,努力证实制度的有效性——采访船舶工业总公司副理事长(特派记者:辻)
    中国现在进入了“十亿公司化”的时代。为了改变多年来的僵化现象,改变低效率和克服官僚主义,中国在整个产业领域中,采取独立核算制的公司象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其中,四月下旬在北京成立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是中国中央政府(国务院)的第一个部级公司。这是一家拥有四个地方公司、八十一个船台、二十六个船坞、三十五万名职工的大型企业。取消第六机械工业部之后组织起来的这家总公司,能否按预期目的提高效率并实现合理化,已成为中国改革经济体制的重要的试金石。第六机械工业部的部长和常务副部长分别担任了新设的船舶工业总公司的理事长和副理事长。我会见了懂日语的副理事长,向他询问了该总公司的基本情况。
    在会见中,副理事长反复强调的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他坦率地表明了这样的意见:“我们的总公司采取独立核算制,资金不是来自国家预算,而是向中国人民银行借了两亿五千万元。必须利用这笔资金赚钱,而且,为了赚钱必须提高效率。要从制度和人事这两个方面好好提高效率。比如,过去通过国内的政府机关订购造船用的钢板,要数月后才能收到货,因此造成严重损失。打算将来从外国直接进口。”
    石川岛播磨、日立造船、川崎重工业和大发等日本的很多厂商出口发动机、钢板设备和电子设备,协助中国提高船舶质量,并帮助中国出口船舶。
    张副理事长断言说:“努力实现国产化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如果只达到满足国内的需求标准,就无法进入世界的造船市场。”
    据说,中国的造船能力已达到可以建造十万吨级的轮船的水平。不久前在上海下水并决定向香港出口的“世沪一号”(两万七千吨)最近举行了命名典礼。中国造船业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它使人认为有这样一种刚强的态度:如果大干两三年,当前造船业界不景气的状况就一定会改变。
    总之,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任务在于,通过造船来证明中国新的公司制度是有效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