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英刊文章:英国近代儿童文学的成就与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6-01

    【香港《文汇报》五月二十七日译载英国《小说丛刊》文章】题:英国近代儿童文学的成就与展望
    本世纪的前半期,英国的儿童文学除了有少数佳作外,多为索然无味的读物。到了五十年代,才有一批新兴的儿童文学家茁起,其中包括首届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爱莲娜·法祥女士,爱尔兰作家玛丽·诺顿女士,以及出生在剑桥附近的菲利帕·皮尔西女士等人。甚至连博学多智的大学学者如刘易斯教授也为他的干女儿写了一组七本儿童故事书——《纳尼亚图书集》致使近三十年来的英国少年儿童受益非浅。
    这些儿童文学杰作都不难懂而富有想象力,特别适合九岁至十四岁的少年儿童们阅读。英国图书馆协会每年颁发一次奖章给在上一年度中全英出版之儿童文学最优秀的一本书,上列作家都曾荣获一次此种“卡内基奖章”。
    六十年代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份定期的儿童杂志《海雀季刊》之问世,该季刊创办于一九六七年,为一部十分活泼的孩刊物,定阅的孩子们可以参加为《海雀俱乐部》的会员,并可参加各种比赛及俱乐部的活动,其主旨在引起孩子们对阅读文学书籍的兴趣。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英国优秀的儿童文学家人才辈出,其中包括彼得·迪金森和佩内洛普。莱夫利等人。可惜从一九七五年之后,这股新兴的潮流开始显出下降的趋势,幸而早先已经成名的作家们仍在继续努力,使儿童文学园地并没有荒芜景象,只是缺少新血而已。
    若问为何英国近几年来的儿童文学界缺乏后起之秀,其原因有三:首先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紧缩,使出版界出现不景气,而且书价高涨,人们的购买力弱,很难促成新作家之产生。其次是因为目前的教育家们和社会界人士,多认为作家们的职责,不仅在满足读者的乐趣感,而且应当对当前社会问题有所启发作用,这种严肃态度难免不给作家们的创作想象力加以限制。其三是新兴的科技发展,如电脑游戏以及录像电视片之上市,对读者的吸引力甚大。可是这种情况大约也只是暂时性的。希望经济情况早日好转,社会界人士的压力减轻,那么儿童文学界的新兴人才就不难再度欣欣向荣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