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英报载文评印苏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5-29

    【英国《金融时报》五月二十四日文章】题:印苏关系出现紧张迹象,新德里比较不偏不倚的态度刺激了克里姆林宫
    当苏联的一个部长今年年初到印度进行一年一度的访问的时候,他问东道主说:“在你们的国家里,有多少人会说俄语?”没有人统计过。但是,当有人告诉他,几乎每个邦都有一个教俄语的学院时,他微笑了。
    假定每个学院每年有五十人毕业,那么每年就可以增加约二千名说俄语的人。以俄语而不再以英语作为主要外语的印度人日益增多。他们学习俄国历史,俄国文学,当然也在速成班里学习俄国的意识形态——这一切都得到印度政府的同意。许多学校也教俄文。
    使这位苏联部长感到不悦的是:进入一所俄语学院——所有俄语学院全靠苏联赠款津贴——的不完全是想要受大学教育的中学生的最受称赞的成绩。事实上,申请入学的都是进不了其他大学的学生。
    继续同莫斯科保持牢靠的联系,是有使人不能不相信的理由的。正如俄国人令人为难地、不厌其烦地经常指出的那样:苏联是印度政治上最可靠的盟国、一个以非常低的价格提供大量先进武器的国家、最大的独一无二的贸易伙伴、印度许多重工业工厂的建造者、在任何需要得到支持的讲坛都是印度事业的支持者。
    真实的情况是:同莫斯科的关系是无所不包的,已经到了使印度人感到为难的程度。
    苏联是印度最大的独一无二的贸易伙伴。印度一九八一年的六百八十亿卢比的总出口值中,出口到俄国的约为二百一十亿卢比;在一九八二年,对苏出口的指标为三百二十亿卢比。
    进口值也同样大,不是以稀少的可兑换货币支付,而是按照年度贸易计划拟订的实际上是易货交易办法用货物支付的。其差额将通过用卢比提供的“技术信贷”结算。
    俄国曾经在象原油、石油产品和化肥这样一些极为重要的货物在别处买不到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地提供了这些货物。俄国甚至在几年前印度受到饥荒的威胁的时候,在它国内缺粮的情况下,把从美国开出的运粮船转而开往印度。这种联系在许多其他领域也是同样密切的,因为俄国人(虽然他们成交的条件苛刻,而且发现他们为了换取硬通货而把印度的商品再向西欧出口)是在殷勤地扶植印度。结果是,不论印度人乐意不乐意,印度被全世界的人认为是苏联在共产党集团以外的唯一盟国。
    印度人实际上对此是不乐意的。甚至英·甘地夫人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支持很快就被修改了。印度政府现在支持要俄国人从阿富汗撤军的要求。
    印度人发现俄国人是非常专横和难于相处的。由于印度人生性是爱群居的,所以他们对俄国人在他们在印度工作的地方的那种离群索居——象少数民族居住区那样的生活方式感到难以理解。在新德里外交区的俄国大使馆灯火通明,探照灯向外照射,显然是为了防止闯人和叛逃。
    有许多印度人可能会说俄语,但是,他们同俄国人在政治上、文化上和社会上不一定真正有共同语言。即使是在防御装备方面,印度政府也在有意地使其供应来源多元化,从而避免过分依靠俄国。
    然而经济和政治有自己的强制因素,不管印度人愿意与否,他们同莫斯科的关系仍然是牢固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