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澳大利亚沙漠旅行(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5-28

    “亨利!上一次讲课时你没来,干什么去啦?”
    听到凯西老师的询问,亨利回答说:“实在对不起,老师,我到河边去了。”然后便是用英语朗诵诗歌和讲新课。
    “空中学校”有八名教师。校长介绍说:“内陆地区居民很分散,常常是只有两、三家住在一块儿。所以孩子们不容易得到讨论问题和相互竞赛的机会,总的来说性格是内向的。有些孩子家住牧场,虽然骑马骑得挺好,但不能参加踢足球,因为他们没有游戏的伙伴。即使是考上中学到城镇中的学校去住宿,这方面的影响也很难消失。”
    为了克服这一弊病,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为期一周的野营活动,使孩子们过一段集体生活。另外,教师们也有分工,每年都要家访。有的学生住在离学校一千公里左右的地方,因此家访一次也很不简单,常常要花费四五天的时间,不仅要准备充足的食物,汽车中还要配备无线报话装置。尽管这样仍不够安全,每到一处都要向警察报告行踪,如果超过预定时间仍然赶不到计划中的地点,警方当局就要派出搜索队寻找。因为是在沙漠中行车,万一汽车抛锚,就有生命的危险。
    在沃加斯塔港还设有
    “飞行医生基地”他们通过无线电报话器给内陆居民们进行健康检查并教授治疗疾病的办法。在发生严重外伤或者急病发作及孕妇分娩时,医生就乘专用飞机迅速出发。在各个基地中都配备有两名“飞行医生”,一名在基地中值班,接到报告后可以立刻动身;另一名乘飞机在各个地方巡回医疗。
    在去年一年中,“飞行医生”治疗过的患者人数超过了六万五千人。
    在半个世纪之前,家住内地的儿童们只能从父母那儿学习知识,居民们受伤患病以后,不少人死在前往城镇途中的道路上。现在的情况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无线电和航空技术的进步,居住在内陆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库巴培提是一座小城镇,即使到过这儿的人,也很难相信地球上还会有这么个地方,除了砂砾就是石块,大地干得可以冒火。这几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五十二毫米,全城甚至连一棵树一颗草也找不到。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旦白石是由这儿出产的。据调查,全城有一千七百四十人,但来自世界各地的开矿者却有四千来人。其中希腊人最多,此外,还有南斯拉夫、意大利、德国和中国人。然而澳大利亚人只有四十名。
    这儿的居民中有百分之十即四百人把家安在地下。不仅如此,就连教堂和汽车旅店也都在地下。地面上无论怎样酷热,地下总保持在摄氏二十二度左右,勿须空调也很凉爽。我们参观了一位南斯拉夫人的地下住宅。住宅相当宽敞,厨房、餐厅、起居间、书房、儿童游艺室等应有尽有。在卧室中,还有一口直径一米的竖坑与十几米深处的废矿相连,用来吸收冷气。
    荒凉的澳大利亚沙漠地区相当富饶。早在一八四五年,就有人把许多在沙漠中开采的强磁力铁矿石标本运到了墨尔本。现在,仅已查明的矿石埋藏量就有:黑炭、褐煤、高品位的铁石、铁矾土、铅、铀、天然气。更令人惊讶的是,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煤炭、铀矿,都埋藏在距离地表只有一、二米到几十米的地层中。澳大利亚唯一不能自给自足的石油,最近也有了新的发现。前面提到过的巴克探险队中,有一位名叫路德里希·贝克的德国学者。他在旅行中死去之前,曾经对澳大利亚内陆动植物的分布情况,作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并绘制了图画。
    贝克去世一百多年以后,一九七九年,墨尔本大学出版社复印了贝克的观察记录。
    在贝克的观察记录中绘制的叫做橡皮树和马尔加的两种树木,就是能够在水分及养料极度缺乏的沙漠中生存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树种。橡皮树具有自己独特的代谢功能。这种树一年四季从不落叶,但是在过份干燥时,它的树皮会自然脱落。而马尔加树则有另外一番本领,它的树枝上长有房檐形叶片,能够把稀有的降雨汇集到根干,用来维持生命。澳大利亚沙漠中,昆虫的种类也相当多,有形态各异的蜥蜴,也有蛇、蜘蛛和淡水龟等。(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