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英国各大学经费困难入不敷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5-27

【香港《大公报》五月十八日文章】英国各大学虽然还没有象推销肥皂那样推销自己,但严重的财政困难已经在一天天推动它们向着这个方向走,就是那些最有声望、最有资产的英国学府也不例外。这几年来,英国各大学差不多都遭遇到了财政折磨,入不敷出,难以应付。近期的原因很清楚,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咬紧牙关紧缩开支,凡属公共支出都是能减则减,大学经费也不例外,削减数目是百分之十五。在未来的财政年度中,英国四十四间大学的经费一共砍下了一亿五千万英镑。
    远期的原因则又牵涉到香港,当然还有海外其他地方。保守党勒紧了海外留英学生裤带,不再给予津贴照顾,以致各大学的海外学生大减,大学经费因而屋漏又逢连夜雨,收入更加不济。
    除了经费问题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项是英国公众对于大学教育制度发生了怀疑,有的甚至干脆表示不予支持,认为整个教育构想脱离了现实,是错误的。
    英国教育制度的大变化,是根据二十年前的鲁宾斯委员会报告书而来。这份报告书强烈地主张扩大教学系统,原则是每一名在资质上可以进入大学的青年,都应该在大学有一席之地。当时认为,英国的社会与经济都需要大批英才,所以高等教育应该早作绸缪。
    今天如果再到英国各大学去听听舆论,调子可就大不相同了。“失业人数已经到了三百万人,工业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垮台。当初说是要迎接超工业新时代,现在迎来的却是脱离工业新时代。”
    在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初期,英国大学教育大膨胀。许多专科学院转成大学,许多大学增设学院。现在,一声收紧,经费来源削减,那些新办的学校就首当其冲,难以维持下去。
    大学经费虽然平均削减百分之十五,却并不是一刀切。政府将此事交给大学拨款委员会主办,委员会对各大学的衡量有高有低。那些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削减的经费比例就小一些;那些刚刚成立名气不大的大学,则受到更大的苛扣,最高纪录可达百分之四十以上。经费少了近一半,势必有“日子怎么过”之叹。
    经费少了,下一轮大斧自然会抡到教职员头上。总的来说,教职员将裁员六分之一,录取学生名额将减少五分之一。
    有许多大学和学院正在为经费来源自寻出路。有的直接和工商界挂钩,按照它们的直接需要授课,以换取津贴。著名的伦敦大学经济
    学院则想方设法鼓励海外学生继续留校,它已经把经费对政府的依赖从八成减到四成。爱丁堡大学则在售卖所存的著名手稿,补贴开支。有人估计,再过两三年,英国各大学将分成两派,一派能脱离政府而经济自立,另一派则没有政府资助就不能生存。
    很多英国大学都很后悔,它们不该扩充过速而转为依赖政府经费。但是事到如今,一阵虚脱感袭人而来。英国的大学教育制度是否能恢复到扩充以前的情况,大学教育会因此而出现什么新问题,谁也一时提不出有把握的答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