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中岭雄访问苏、蒙、中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2-01

    说苏联对它在国际上孤立怀有危机感,对环太平洋联合设想寄予关心,很想参加进去;蒙古的主要产业——牧业和矿业开发越来越萧条,给蒙古罩上了阴影,蒙古更加“苏联化”;进入中国境内的二连浩特,立即感到市场商品和粮食远比苏蒙要丰富得多
    【日本《世界周报》十二月一日一期文章】题:纵贯社会主义三国的旅行——纳霍德卡—乌兰巴托—北京(作者:东京外语大学教授中岭雄)
    从夏天到九月,我对苏联、蒙古和中国这三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纵贯旅行。
    纳霍德卡:出席“关于太平洋地区合作问题的青年学者会议”首先访问莫斯科之后,经由哈巴罗夫斯克到达纳霍德卡,我参加了从八月十九日开始在纳霍德卡召开的为期一周的第六次“关于太平洋地区合作问题的青年学者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苏联各团体举办的,来自二十五个国家的约一百名外国人和约一百五十名苏联人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一次规模相当大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菲律宾、越南、秘鲁和智利,都是名副其实的“环太平洋国家”。不过,出席会议的人当中,一半是持各种不同立场的学者,一半是亲苏派活动家。在出席会议的国家当中,有越南和柬埔寨(韩桑林政权),由此可以看出会议的亲苏色彩。另一方面,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出席了前五次会议,却没有出席这次会议。另外,会议邀请了可以说是美国里根政权的智囊团之一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而且,夏威夷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的人和旅居美国的韩国研究人员也出席了会议,使人感到好象苏联方面有什么“政治企图”。总之,苏联拿出相当数额的预算在位于远东的纳霍德卡定期召开这样的会议这件事本身,大概就是要向世界表明苏联属于太平洋国家。
    在会议上,由苏联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的学者、也是苏联当局正在宣扬的学者卢金作主旨报告,他强调苏联始终是太平洋国家的一员,并片面地谴责了日本。他说:在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形成的“新冷战”的形势下,美国、中国和日本加强了军事同盟,太平洋地区处于非常危险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朝着军国主义的方向越走越远。因为我被要求代表日本首先发言,所以我不得不对卢金的片面报告提出强烈的反驳意见。
    会议接近尾声时,分为学者小组和活动家小组进行讨论。学者小组转到讨论关于太平洋问题的学术问题上。议论的中心是我国提出的环太平洋设想。虽然苏联激烈谴责日本,但实际上却对这一设想寄予极大的关心。设想本身是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笼统的外交上的想法,是一种理想。但苏联却对成员国资格问题表示担心,怕苏联被排除在外而中国参加进去。由此可以看出,苏联方面很想参加进去。通过这次会议,可以明显看出,苏联已在向全世界扩张,另一方面,苏联本身对自己所招致的国际上的孤立怀有危机感,并开始逐步摸索摆脱孤立的道路。
    乌兰巴托: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在推进“苏联
    化”纳霍德卡的会议闭幕以后,我继续乘火车和飞机,经由哈巴罗夫斯克和伊尔库次克到达了乌兰巴托。
    时隔六年半之后又看到了乌兰巴托,乌兰巴托确实在推进城市建设。在市内,以伊藤忠商事为中心援建的毛绸工厂已开始投产。但是,蒙古的主要产业——农牧业和政府大张旗鼓地推进的矿业开发却越来越萧条,这给蒙古的未来罩上了阴影。
    时隔六年之后重新访问蒙古,最令人吃惊的是蒙古的“苏联化”,特别是苏军明显地增多了。坐在从乌兰巴托开往中蒙边境地区的列车上,便可以看到苏联兵比比皆是,霍达基地、军营、军用卡车、直升飞机等也到处可见,甚至在位于戈壁滩中的小车站上,也有很多苏联兵。历来人们就认为,蒙古是“苏联的第十六个共和国”,最近人们挖苦地说蒙古是“苏联的一个州”,或挖苦说“苏联大使是莫斯科派遣来的总督”。可以认为,蒙古已进一步纳入苏联的政治和外交体制。
    站在苏联方面的蒙古同中国的关系非常不好,因此,今天境遇最不幸的是旅蒙华侨。在蒙古,以乌兰巴托为中心,现在约有六千名华侨。他们依然从事最下等的工作,一般市民对他们也冷眼相待。而且,这些华侨为了回到祖国,就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北京:在边境城镇的点滴体会不久便越过中蒙边界,踏上了中国领土。踏上中国领土之后的第一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浩特站,火车在这里停了半天。二连浩特是位于沙漠之中的一座小城镇。市场上的商品等,远比苏联和蒙古丰富。我想,粮食等也比苏联远东地区和蒙古要丰富得多。
    时隔一年之后我又来到了中国首都北京,这一次又到市场上和小巷里转了转。市民的服装是五颜六色的,而且到处都有露天商店,在中国社会特有的喧闹中,展开了买卖上的竞争,这种景象在一年前是没有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