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美国《读者文摘》文章:超级小国新加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1-31

    【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一月号文章】题:超级小国新加坡
    新加坡的二百四十万国民在不到二十年内,把他们面积六百一十八平方公里的热带岛屿,从一个到处都是贫民窟的前英属殖民地,变成摩天大厦林立的国家。现在新加坡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人民健康,治安良好,国民平均收入在东方仅次于日本。
    我来到新加坡海边,看到一排排货轮停泊在那里,四周是炼油厂、船坞和码头,攸这里成为世界有名的繁忙港口。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三千九百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清早上班的时候,好象大部分居民都是前往商业区。我去老巴刹吃早点。那是一座维多利亚式的优雅建筑物,小贩把中式、马来式和印度式的快餐卖给川流不息的办公室职员、码头工人、计程车司机和穿着笔挺西服的高级人员。
    在西式的光辉底下,新加坡其实也可算是一个乔装了的东方村落。不过新加坡的领袖倒宁愿称他们的国家为“多种族社会”,马来人和印度人
    ——分别占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和百分之七——同占百分之七十六的华人和谐地一起工作、生活。
    一九六五年新加坡被排挤出马来西亚,在风雨飘摇中独立时,李光耀总理号召国民进行一项艰巨的任务。他说,这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小国必须自力更生。
    其实新加坡有两种显著的资源:其一就是位于马六甲海峡入口的优良港口,是印度洋各国同南海之间贸易的门户;其二就是一向习惯勤苦耐劳的人民。
    李光耀的统治,揉合了传统的中国原则和现代的技巧。在他统治下,新加坡成了银行业、迭船及船舶修理业、海上探油技术、炼油、飞机维修、电子工业和国际贸易的中心。
    象征成功的统计数字使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既羡又妒。例如:
    失业率只有百分之三,通货膨胀率多年来都在百分之四左右,到一九八○年因为石油价格上升才增加到百分之八点五。
    工资自从一九七二年以来,每年稳定增加约百分之十二,几乎没有罢工。
    国民生产总值从一九七○年以来几乎增加了四倍,超过一百亿美元。
    虽然新加坡除了猪肉、家禽和蛋之外,其他必需品都靠进口,可是一九八○年却有六亿八千四百万美元的贸易盈余。
    对国民来说,这些统计数字代表相当高的享受。每三个新加坡人有两个住在政府兴建的大厦单位,四周有公园、购物中心和学校。国民平均收入四千四百美元。
    新加坡人不论贫富,都顺从地在一个无所不管的政府统治下生活,这个政府从家庭人口,到对工作的热诚,无不密切注视。
    家庭计划运动十一年内把人口增长率减少了一半。“有人奇怪为什么我们对李光耀这么服从。”一个华人朋友说,“这个嘛,是因为国家管理得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