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艺术一百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11-26

    该团的历史是一部从欧洲型的交响乐团向美国型的交响乐团演进的历史。近几年来,它还成了屈从压力,迎合时尚,只捧个人,日益商品化,以保持其地位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二十二日文章】题: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艺术一百年(作者:埃克特)
    六十年代,美国无线电公司灌制唱片、宣传波士顿交响乐团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该公司的听众联系部创造了一句美妙动听的短语:“交响乐团中的贵族。”
    这句短语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不过该公司确实是想用这句话来表达那些使得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如此不同凡响的东西。
    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历史,是一部从欧洲型的交响乐团向美国型的交响乐团演进的历史。近几年来,它还成了屈从压力、迎合时尚,不表作品、只捧个人(如音乐指挥小泽征尔),出于生计、大量演出,日益商品化,以保持其美国最为独特的交响乐团地位的历史。
    一八八一年,希金森先生拿出二百万美元,准备建立和资助这一乐团。冬季音乐会演奏性质严肃的音乐,夏季音乐会演出格调轻松的音乐。希金森先生所做的一切都表明他在致力于创建一支具有卓绝风格的乐队,尽管这完全是他在维也纳生活的年月中所追求的那种维也纳的风格。
    希金森先生为波士顿乐团请的第一任音乐指挥是乔治·亨舍尔,一位多才多艺、富有才华、第一次当指挥的作曲家、歌唱家兼钢琴家。亨舍尔肝胆照人的品格弥补了他指挥技巧的不足,赢得了听众和乐队演奏者的喜爱。
    亨舍尔之后,又经几位指挥家的补苴罅、刮垢磨光,终于名扬欧洲,使它能够请到一位德国最优秀的乐队指挥卡尔·穆克博士。他前后两次担任这个乐队的指挥。
    在穆克博士任期,波士顿乐团成了美国第一个灌制唱片的乐团。这些唱片隐约使人感到,这是穆克培养的风格激越而又流畅的乐团,一个适于演奏中欧传统风格的乐团。
    一九一九年,皮埃尔·蒙特成了该团音乐指挥。在他任期,郁积日深的亲工会情绪爆发出来,随之而来的罢工使得一半人离开了乐团。蒙特于是转向他的艺术故土巴黎,重建波士顿交响乐团。这次重振旗鼓使得乐团在欧洲的声誉历久不衰。
    一九二四年,蒙特的位子由考塞维茨基接替。他指挥乐队达二十五年之久。最后不得已而退休,’让位给查尔斯·芒奇。考塞维茨基接任了一个伟大的乐队,给乐队带来了他独具的风格,从而使其保持了那伟大的声誉。他在倡导演奏最佳新音乐作品的前进道路上,其速度之快,在音乐指挥年鉴的记载中首屈一指。他在世界和美国指挥的首次演出的作品成了今天大量保留节目中的一部分。
    人们从芒奇的指挥中领略到的是本能的激动和震心的刺激,他整个的指导思想都充塞着这些东西,却因此而毁了乐团。他谈不上是个训练能手,所以当埃里希·莱恩斯道夫接过其指挥棒时,就受命重新训练乐队。但由于其个性同正统的波士顿人组成的委员会、甚至同演奏者格格不入,结果归于失败。
    之后,威廉·斯坦伯格指挥了三年,接着就把小泽征尔请来,希望用他那种激情把波士顿乐团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并能做到演出座无虚席,因为这种情况已日见稀少了。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有了今天“推销第一”的政策——不再宣传明星乐团,而是吹捧明星指挥,这样就出现了“小泽征尔在卡内其音乐厅向你们招手致意”,“请听小泽征尔指挥演奏的《春之圣祭》”如此之类的宣传广告。
    小泽征尔对作品的阐述正日益遭致非议,但是谁都不怀疑他有着恢复乐团早先那种尽善尽美的惊人水平的造诣。
    在该团闪电式的出访演出中,其中一次是得到广泛宣传的一九七八年的中国之行,当时同那个国家的关系刚刚正常化。
    波士顿乐团今后向哪个方向发展,现在尚难定论。就目前而言,行政部门看来想要继续那种闪电式的巡回演出,争取更多的听众;想要使其在新闻界盛名不衰,以吸引那些富有的、寻求一流文化团体的公司的注意,从而赢得他们的资助。小泽征尔不会长期占据宝座,但是要为这样一个声名遐迩的乐团物色一名音乐指挥,情况已大非昔比,水平高超的人选实属凤毛麟角。
    波士顿乐团过去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新作品的首演曾经有过辉煌的纪录,但在小泽征尔的指挥下,新作品的演出率已呈江河日下之势——尽管这次百年纪念,专门排演了十二部新的作品。
    新的录象和数字音响技术的迅速应用,可能会使艺术欣赏发生一场革命,从而抛弃交响乐团这种庞大的艺术团体。
    不过波士顿乐团在音乐史上占着如此光辉的一页,几乎很少有过名不副实的记录,这一情况还是预示着它的良好前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