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日本石油化学业面临困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10-29

    【台湾《经济日报》十月十五日文章】题:日本石油化学业面临困境
    在国际石油化学品市场,近年来由于以自产天然气为原料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廉价攻势非常剧烈,使得日本各石油化学会社陷于相当的窘境。据消息报道,日本国内需求不振,加上来自海外的廉价品流入,使得各化学厂碰到双重打击。因此,日本石化业界人士认为,在美国石化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之下,日本石化业的生存基础显然受到威胁。日本输入石油化学制品从前年开始增加。本来日本石化业界是把其生产能力的百分之二十供输出的,但现在日本石化品不仅在国际市场站不住脚,甚至在本国内也面临与进口货竞争的严重局面。据日本业界的统计资料说,用途最广泛的氯乙烯塑料,自从进入今年后每月平均输出已减低至二千吨以下,比一九七九年减少了一半,但输入却急速增加,今年一月——七月的输入量就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包装薄膜用高密度聚乙烯的输入量也每月达四千吨前后,则占了日本国内需求的百分之十二至十三。另外,合纤原料的丙烯睛、乙二醇的输入也几乎固定下来。
    日本进口石化品日益增加,原因在于日本业男所使用的原料原油比国际市场昂贵,相反地美国、加拿大所使用的原料是自产的天然气,在原料成本方面已经产生重大的差距。因此,在基本化学品的乙烯价格,日本比美国或加拿大贵将近百分之三十。因此,日本的输入增加也是必然的事。
    日本石化业界有人认为,日本与美国的竞争力差距,原因既然在于原料,那么在原料方面采取对策才合理,这里所说的原料对策,就是把原料原油输入自由化,废除退回石油税和义务性储存这三项问题。
    也就是说,这三项问题皆属于日本国内的政策问题。由于目前日本国内的原油价格,则以其国内产的原油为基准,当然成本比输入原油高,但进口原油却在限制下使价格维持与日本国产价格同样或高一些的情况下,与国际原油行情保持某些距离。
    再说,通产省当初为使石化厂保持某些程度的原料,以便应付国际行情受到石油危机发生而暴涨的局面,则硬性规定储存原料,使得厂家背负了多余的生产成本。因此,目前日本石化业界人士几乎认为,除非要求日本政府解除上述限制,否则势将无法生存下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