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台湾经济一至九月呈呆滞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10-28

    【中央社台北十月十三日电】蒋总统经国今天要求行政院,于最近期内研采有效措施,使国内经济保持继续发展。
    蒋总统今天在总统府主持财经会谈,听取财政、金融、经济各部门首长的报告。与会人员均认为,今年一至九月国内经济情况,有稍呈呆滞的现象,对外贸易成长与预定目标亦有相当差距,其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固属主要原因,而若干国内因素的存在,亦不可忽视。因此,蒋总统特别要求行政院务于最近期内,研采有效措施。
    【台湾《经济日报》九月七日社论】六十年代不幸遭遇到石油危机所导致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使我国经济建设受到相当严重的顿挫。展望七十年代,势将又要展开另一场艰苦的经济奋斗史。
    自六十二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以后,六十三、四两年我经济成长顿告停滞。六十五年起始告恢复,六十九年经济又现衰退,而今年衰退的情势转趋严重,外销的成长率萎缩,投资意愿低落,各业遭遇严重困难,特别是建筑业及其相关连的产业为甚。由于经济上遭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政府及民间业者充分了解到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因此在经济建设上要加强发展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要以技术密集产品的输出取代劳力密集的产品,要分散外贸市场,要继续维持经济的稳定成长。但为达成这些目标,政府在政策措施上究竟提出了些什么突破性的做法?令人失望的是,为了奖励科技发展,除了在奖励投资条例中增列了少数条文以外,并没有独立存在的奖励科技发展条例。分散输出市场,也曾开放了对东欧国家的贸易,然而政府主管部门并未拿出有效的促进办法,至今对东欧国家的贸易依旧毫无起色。为奖励成立大贸易商,也提出了辅导办法,然而所订的限制太多,引不起业者兴趣,现在连提也不提了。以技术密集产品的输出取代劳力密集产品的输出,如今依旧是纸上谈兵,而另一方面对日贸易的入超及对美贸易的顺差情势,却愈来愈严重,政府决策方面似乎也束手无策。
    当然不是没有值得一提的突破性的措施,诸如实施浮动汇率,利率自由化。可是这两项政府措施却又名实不符,名义上是浮动汇率,实际上仍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所谓利率自由化,利率仍操在银行行率小组,实际仍操在中央银行之手,自由化局首先调升的只是放款利率,使人产生银行善于自谋的印象。因此这两种措施不但未对经济带来有利影响,反而产生了不利的后遗症,这由最近政府宣布新台币汇率调整及降低放款利率一事可得明证。
    不过有一项政策,金融主管部门却执行得相当彻底,而其对经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则相当严重。由于信用紧缩,货币供给量的年增率是降低,本年七月为百分之十点八,八月上半月则更降为百分之八。我们若由金融统计数字看今年的变动,不难发现货币供给成长率有若干月与上月比较,根本为负数。站在金融当局的立场,货币供给量的成长率是控制住了,但大部分工商业者也被整惨了。中央银行一再说要放宽融资,乃口惠而实不至,未见有何具体行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