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香港《明报》社社长查良镛报道:《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谈话记录》(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8-30

    查:是的。同样的一万亿美元,在美国、日本、西欧的使用价值,和中国大不相同。中国人的生活节俭得多,就算二十年之后,也不会每个家庭买一辆、二辆小汽车。房租、粮食、衣服等等费用都便宜得多。
    邓:是的,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不断提高。国家的总生产达到一万亿美元,提高人民生活质素的步调就大大加快了。每年积累再生产的资金一般是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假定以较低的数字来计算,算是百分之二十,那时每年就有二千亿美元投资于生产。现在每年积累投资的是二百亿、三百亿、四百亿人民币,最多不过是五百亿人民币,再多了就要影响人民生活。将来可以多六七倍,我们就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教育经费提高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就可大举兴办学校,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使大多数人民成为有学识的人。我们不但要提高物质文明,也要提高精神文明。
    查先生做新闻工作,接触到的人很多,大家对我们有甚么意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查:主要的意见是,希望目前的政策能长期推行,不要改变。大家有些担心,不要目前的政策执行了一段时期,将来忽然又变了。因为过去的变动实在太多,令人不能放心。
    邓:那是对的,国内人民的主要意见也是这样。这次六中全会主要办了两件大事,一是通过了“决议”,第二是对人事作了新的安排,这件事的目的,就是在保证我国政策的连续性。
    查:邓副主席本来可以当党主席,但您坚持自己不做。这样不重视个人名位的事,在中国历史上,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是十分罕有的。这令人十分钦佩。
    邓:名气嘛,已经有了,还要什么更多的名?一切要看得远些,看近了不好。
    我身体还不错,没有什么病,但毕竟年纪大了,现在每天只能工作八小时,再长了就会疲倦。胡耀邦六十六岁,不算很年轻,但他身体好,精力充沛。赵紫阳六十一岁。你也六十一岁罢?你们每天都可以工作十二三小时,再长期工作一段时候没有问题。
    要建设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的干部政策也要四个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制度化。这是陈云同志提出来的,那好得很,应当这样,是不是?但不是说干部老了就没有用,老干部有经验,有见解,还是宝贵的,但实际工作就可以少做或不做。
    我们担任领导的人,也不能太忙,往往越忙越坏事。国家主席
    查:中国的传统政治哲学,是盼望国家领导人“清静无为”。共产党人当然不能“无为”,要“有为”。但领导人心境清静一些、工作清静一些,还是好的。
    邓:担任领导的人,不能出太多的主意。如果考虑没有成熟,不断有新的主意出来,往往要全国大乱。政治家主意太多是要坏事的。领导人宁静和平,对国家有好处,对人民有好处。
    你们《明报》要我当国家主席。当国家主席,资格嘛,不是没有。不过我还想多活几年,多为国家人民办点事,一当国家主席,恐怕要缩短寿命。现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一百二十多国,每年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到中国访问,国家主席就要迎送、接待、设宴,这许多应酬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搞得多了就很累。
    查:是的。许多年前,在文革期间,我写过几篇社评,希望周恩来总理节省精力,注重健康,例如西哈努克到北京来,周总理总是去机场欢迎,举行宴会,敬酒,就不大必要。
    邓:现在机场是不去了。不过必要的礼节是不能避免的,否则人家就会怪我们失礼。
    查:最好能设计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邓:关于国家主席的问题,我们还在考虑,还没有作出决定。查先生对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甚么可以谈谈的。十年动乱遗祸无穷
    查:现在的政策和工作,文革和四人帮时期固然万万不能相比,比之文革以前,各方面也开明得多。例如投考大学,现在不论阶级、出身,都可投考,只凭考试成绩录取,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改革,希望长期坚持下去。
    邓:文革使得全国人民思想混乱,十年动乱,影响了整个一代人的成长。文革之前,每年有十几万青年从大学毕业、中学毕业生至少几十万。文革十年前就是一批红卫兵瞎捣乱。(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