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迅猛变化中的沙特阿拉伯(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8-28

严格的男女隔离政策圣地麦加的所在地——沙特阿拉伯,在伊斯兰教的宗派中也是清规戒律最严格的瓦哈比派的宗主国。叫做“塔拉哈”的黑面纱,在其它阿拉伯国家正迅速消失,而沙特却依然严格地固守着这一习惯。
    正如这种黑面纱所象征的那样,在沙特的社会里,男女隔离的清规非常严格。但是,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同传统的戒律之间却不时地发生摩擦。
    在吉达机场附近,建有数栋十五层的高层公寓,命名为“吉达高层公寓”,这是五年前外国企业着手建造,于去年全面竣工的。可是,迄今却仍找不到居住者。其原因是没有设立男女分用的电梯。
    即使在街上走一走,这种隔离政策也到处可见。在吉达月光公园里,下午七点,霓虹灯闪烁发光,枣椰子树枝绿叶茂,别有一番异国情趣。但是,整个公园却男女有别地被截然分开。即使带着全家前来游玩,到了公园入口处男女也得各奔东西。
    饭店的游泳池定时分别向男女开放。利用者都是些外国的实业家。但一到向妇女开放的时间,饭店的窗户就全部关闭。外国人打网球时,必须穿长袖衣服,而且下装必须过膝。诸如电影院之类的娱乐设施,当然是一无所有。娱乐活动,只有在节假日带着全家到沙漠荒野进行郊游。沙漠中建起大工业区
    驱车离开市中心,约二十分钟后就可看到吉达炼油厂。
    吉达炼油厂是一九六八年沙特国营石油和矿业总公司从日本某公司引进设备、建成投产的。它是这个公司的第一座炼油厂。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日产一千零三十万桶(二月底情况),每天约收入三亿美元(约六百亿日元)。
    在吉达炼油厂精炼的原油,都是从东部波斯湾方面的油田用油轮运到红海岸边的吉达的。位于东部海岸达兰市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的历史,也就是美国同沙特的“互助合作关系”所走过的里程的见证。
    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拥有日产五百三十万桶的加瓦尔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基地”。
    但是,一千七百亿桶(已探明的埋藏量)这一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沙特的石油,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竭的。一部分油田已不能靠自喷采油,而要注水加压,使之恢复喷油能力。而且,近年来也没有再发现更大的油田。
    如果说石油是有限度的,那么,来自石油的收入届时也就没有了。
    即使石油的寿命终结了,沙特也还是要独自活下去的。现在,它已以过剩的石油收入为资本,采取了旨在“金融立国”的必要措施,但仅仅这样做还是很不够的。
    因此,自一九七一年起他们已着手实施远大的发展计划。
    其主要目的是,摆脱极端依靠原油出口的现状,多方面地发展经济,具体地说,就是在波斯湾沿岸的朱贝勒和红海沿岸的延布建设大工业集地。这两个工业集地建成之后,不仅有石油精炼和石油化学工业,而且还有炼铁、水泥等各种工业。
    这种工业集地的住宅区内建有医院、学校、铁路、发电和其它许多有关设施,朱贝勒工业集地的规模更大,拥有人口四十万。目前,有些部分已签署合同,宏伟的“沙漠实验”正向着目标突飞猛进。
    教育和职业训练也被纳入投资之列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沙特也很重视教育和职业训练等人材培养工作,为此拨出的款项占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由此可见,政府是何等地注重人材的培养。
    沙特阿拉伯已从一个沙漠中的游牧国家,一跃而成了肩负着支撑发达的自由主义经济的重任的石油王国。尽管国内不断产生各种摩擦,但它要走向现代化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正朝着自己决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地不断前进。
    (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