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西德记者瓦格纳谈访问台湾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8-28

    说同他谈话的国民党人士承认“依赖大国”的“弹丸小岛”台湾在国际机构里孤立;没有一个政治家相信,台湾还能光复大陆;人们充满忧虑地注视着里根的对华政策
    【西德《法兰克福报》七月三日报道】题:有些台湾人指望国民党悄悄地就台湾问题同北京讨价还价(记者:勒内·瓦格纳)
    (原编者按:台湾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统一吗?同我谈话的人指着世界地图说:弹丸小岛、辽阔大陆、对世界大国的依赖。他们谈到了台湾这个“中华民国”的孤立,特别是在国际机构里的孤立。在问到这里的人时,他们说,是的,他们是赞成重新统一的,但是,为此他们必须做出哪些个人牺牲呢?他们不愿意打仗。而是更赞成在第三国扩大同北京共产党人的接触。)
    在台北,没有一个政治家真的还相信,台湾岛还能光复“大陆”——也许还有那么几位老先生是例外,他们年事已高。在他们看来,指责脱离现实的做法是不忠不孝的。当然,官方人士还抱住蒋介石的遗愿不放,然而在他死后六年,在台北这样一个政策就占了上风,这个政策不是以幻想为基点,而是以适应现实为基础的。
    这些现实告诉人们要采取克制态度:台湾的人口是一千八百万,而大陆上有十亿居民;岛上的军队在技术上占优势,在数量上则处于劣势;台北政府在外交上四面楚歌——特别悬在十年前被赶出联合国以后——形势有利于共产党人;最重要的也许是:在美国前总统卡特承认北京是中国人民的唯一代表以后,执政的国民党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将之当作靠山的盟友现在靠不住了。人们充满忧虑地注视着其后任里根的对华政策,到目前为止,这个对华政策没有方案,感情用事的成份居多。出现贸易赤字然而,在同北京的竞争中,台北有一张经久不衰的王牌:经济成就,它使这个海岛十年来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业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共产党国家——所感兴趣的贸易伙伴。在过去十年里,国民总产值每年增长大约百分之十,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六点六。可是去年的通货膨胀率却达百分之二十左右;今年头几个月台湾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了贸易赤字。能源的巨大开支——台湾没有值得一提的能源来源,一个核电站刚刚开始发电——和不断增加的工资,减少了劳动强度大的台湾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机会。因此,政府将来把希望寄托在“技术性强的”工业上。
    由于台湾的经济成就,这个岛同大约一百五十个国家有贸易关系。还没有得到有关台湾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间接贸易的统计数字。对台湾来说;直接接触是不可能的,因为“大陆”上是国营贸易,这样做就等于承认北京政府了。
    台湾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接近工业国家门槛的国家,这确是值得注意的,这样的成就不是靠别的,而是用工人的工作条件差劲和车间地方极挤以及令人感到吃惊的环境污染换来的。害怕封锁然而,执政的国民党认为,光用经济力量还不足以抵御大陆。台湾把将近百分之四十的预算用于军事目的。目前台湾想从美国购买一种“高性能作战飞机”。为了阻止封锁对台湾的供应甚为重要的海上通道,台湾需要更多的武器,特别需要反潜艇的武器。台湾政府并不担心大陆地面部队的实力,但是担心空军和海军,对美国国务卿黑格关于美国可能向北京出售武器的讲话也表示不安。
    我们问,这些尖端武器会不会被台湾用来进攻大陆呢?新闻局宋局长说,不,“中国问题”的调解从原则上说是政治性质的,而不是军事性质的;台湾是不会轻易通过使用军事手段来挑起一场争端的。
    听者很难把台湾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心同他们所说的来自所谓共产党人的威胁一致起来。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台湾人民不能独立地得出一个关于大陆情况的印象:在台湾,三十多年前宣布的紧急状态法始终在生效;报纸受检查或者是自己查自己;一些在国外撰写的关于台湾问题的文章,由于在国民党看来批评过火而被从报刊上删掉了。台湾人的怨恨今天,台湾人的经济状况比较好,他们也感到自己是中国人,他们同大约三十万“原始居民”的情况相反,这些人几千年来就居住在这里,有些则是三百年来从大陆来的移民,后者大有被这些今天的台湾人逼上梁山之感。台湾人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政策;国民党长期阻止他们这样做。直到今天,执政者靠了紧急状态法才能把反对者说成是民族安全的危险,并把他们关押起来。
    有些台湾人指望台北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就台湾岛的命运悄悄地同北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成员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