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豪斯撰文说:黑格远东之行以后美对外政策仍然糊里糊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6-29

    【美国《华尔街日报》六月二十五日文章】题:在黑格结束十二天远东之行以后,美国对外政策仍然糊里糊涂(豪斯发自檀香山)
    从许多方面来看,黑格为期两周的远东之行着重说明里根对外政策在概念上是空洞的和没有条理的。到目前为止,总统还没有阐明一项条理清楚的全球战略,他也不让黑格这样做。里根总统表示的态度是,美国必须重建军事力量以对付俄国人。这种态度在他的高级助手中广受欢迎。但是,制定政策是将态度化为具体行动的一门艺术。然而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各方意见不一。紧张气氛例如,在黑格国务卿宣布,他在北京的会谈将美中合作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后不到几小时,里根总统就在华盛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对台湾的感情依然不变。结果,黑格这次看来是成功的访问在紧张的气氛中结束了。不高兴的中国官员在他登机去马尼拉以前的最后时刻在机场停机坪上训了他一通。
    五角大楼的官员按照国防部长温伯格的指示刚刚压日本增加军事费用,黑格一行中的高级官员就马上谴责施加这种压力。这位官员在马尼拉会晤过日本外相。他说,日本认识到它不能继续是“经济上的巨人和军事上的矮子”。但是,试图通过施加严厉的压力来公开使友好的日本政府感到为难,这不是取得防务合作的正确做法。
    美国对以色列袭击伊拉克核设施一事做出的反应,最生动地说明美国对外政策是无人负责的。副国务卿斯托塞尔在美国国会说,美国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伊拉克打算造原子弹。而里根总统说,“人们必须承认以色列有理由”对伊拉克的意图“表示关切”。
    使这些混杂的信号更加复杂的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珍妮·柯克帕特里克在纽约受到赞扬,因为她巧妙地使伊拉克提出一项美国能够支持的、只对以色列加以谴责的联合国决议草案。但是,黑格国务卿的助手私下里指责她准备出卖以色列,想投票支持伊拉克提出的不仅谴责以色列、而且要求制裁这个犹太国和重新考虑卖武器给以色列的决议草案。
    高级人物间这种争吵是一种清楚的迹象表明在总统的领导中尚有漏洞。在没有总统的坚定指示,而只有一个软弱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班子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把政策的抉择整理成一项有条理的战略。因此,意志坚强的内阁成员可以随意设法把他们自己的想法作为政策
    。吸引人们注意的词句早些时候,国务卿黑格认识到机构方面存在这种真空,并试图填补它,但是受到白宫的阻挠。助手们说,他有时感到绝望,认为政府永远不会制订出一项有条理的对外政策。他们说,他担心一场危机就将暴露出对外政策方面的管理不当,并将对美国的利益产生代价高昂的影响。
    但是,黑格本人对美国的全球战略看来也是模糊的。他常常用一些术语来代替概念上的考虑。例如,在他对亚洲进行的访问中,他用一种枯燥无味的引人注意的词句把台湾在美国今后的远东政策中所起的作用搪塞过去了:台湾是“一条重要的海洋航道上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同样,他这次所访问的其他两个盟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称为是“太平洋地区最后的一根关键支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