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香港《快报》文章《宋庆龄的传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5-28

    【香港《快报》五月二十四日文章】(作者:智仁)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孀,九十高龄的宋庆龄女士,在经历过推翻满清,讨袁,北伐,抗日,与及内战等中国大事后,行将走完她漫长的人生历程了。
    在她病危之际,中共宣布接纳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授予名誉国家主席的称号,中共官方报导:“在病榻上的宋庆龄,听了连连点头,眼里闪耀着泪花,微笑着但说不出话,神情激动……”大有“感激涕零”之感。
    事实上,多年以来,宋庆龄一直以非共产党员身份,居于中共领导阶层,任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职务,接待外宾,出国访问,一直都干着她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工作,而且做得很好。
    不过,姑勿论国民党员也好,共产党员也好。宋庆龄在大多数中外人士的眼中,是完美的。旅华外籍作家在今年三月,撰文介绍她所作的贡献。这位名叫爱泼斯坦的外籍作家,在文中指“宋庆龄是本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杰出女性之一”。
    在一九二七年间,美国名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描写宋庆龄时说:“她温文尔雅,但性格坚强,……她对孙中山规定的革命方针忠诚不移,并坚守他的遗愿。”
    宋庆龄是广东文昌人,在上海出生,时维一八九一年。十四、五岁起便在美国上学,推翻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爆发时,她正就读于美国威斯来女子大学。她自小便放眼于世界各国的精神文明,她当时所写的文章便早已表现出,她是一位热情洋溢的爱国者,一心想把在海外学到的东西,为祖国服务。
    从少女时代起,孙中山先生便是她政治思想上的典范,孙中山本是她父母的朋友,她在一九一一年,便成为国父的私人秘书,孙中山经数十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但在中山县澳门故居,早娶有卢太夫人,且育有一子名孙科,并有一女。
    在袁世凯称帝期间,孙中山先生亡命于日本东京。一九一五年,宋庆龄决定下嫁孙中山先生,她的决定,当时受到家庭的反对,宗教人士与政敌的毁谤。
    宋庆龄在与孙中山先生结婚十年后,经常在他左右,担负孙先生同国内外大量的机密书信来往的工作。在日本、上海、广州等地,过着繁重紧张和危险的生活。
    一九六六年她接受名女作家韩素音访问时,谈到当年冒险犯难的生活,回忆着说:“每当孙先生要从海外回国,他一定要经过化妆。同时也要改名换姓,我记得他最后一次从日本回国,与中国海军接触,并劝说海军的负责人转而反对袁世凯。当时,他化妆住在上海一家法文报馆的楼顶。白天,我们从不出外,只晚上才到外面去,外出时也是化妆的。”由此可见她与国父出生入死生活的片段。
    最令人难忘的是在一九二一年在广州,叛变了的军阀陈炯明曾企图用密集的炮火,夺取孙中山的生命,她勇敢地留下来,吸引敌人的火力和注意,让中山先生离开险地。
    一九二五年三月,国父孙中山逝世,可以说是宋庆龄一生的转捩点。她向全世界介绍了孙中山先生致同胞力倡三民主义,联合世界上各民族争取平等的遗嘱。
    但自那时起,她就反对集中注意力于内战而不团结抗日。国共分裂之后,她就明显地站在同情中共的一方,与姊蔼龄(孔祥熙夫人)、妹美龄(蒋介石夫人),在政治立场上分道扬镳,甚至是对立的。
    不过,她也有她的志愿与目标的,一九三二年开始她致力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工作,同时并于一九三八年成立中国福利会,当时叫做保卫中国同盟,抗战胜利时,它叫做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共政权建立后,一直沿用中国福利会之名至今。
    中国福利会负责着双重任务,首先在中国人民争取进步中帮助解决某些急需。其次向世界朋友阐明中国人民斗争的目标与意义。
    在八年抗战中,她先后在香港,在重庆发起的领导了保卫中国同盟,吸收了不少中外人士参加,动员国际舆论与争取国际援助。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一年,她一直在香港进行她的工作,直至同年十二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她在日军到达香港前六小时,才飞往重庆,恢复她的活动。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宋庆龄当年在香港展开“保盟”活动时得到不少政府专员与银行家支持,与及工商界的响应。当年港督杨慕琦也曾为“同盟”主办过一次筹募基金运动,港督在声明中说:“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害的不幸受难者们,以及这些无助的人的要求,都是值得支持的……”
    当时的“保盟”总部在港岛西摩道二十一号,除了办公桌,就堆满了救济物资,宋庆龄就在这里开展了她的活动。
    在抗战胜利后,她仍在上海从事保卫中国同盟工作,但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在工人阶级集中的上海搞战后的救济工作,包括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并建立了第一所儿童剧院,又兴办学校,幼儿院。
    一九四九年中共政权建立以后,宋庆龄的立场更明显,她应邀到北京参加会议,当选为常务委员,同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一九五四年她更当选为一届人大副委员长,一九五九年四月她任中共的国家副主席。
    一九七五年一月中共四届人大,宋庆龄当选为副委员长。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曾威胁要剪掉她的头发。她愤怒答说:“我要剪掉你们的头发。”在当时的情况敢这样说话的,大概也只有她。不过,由于她在中共中地位特殊,与毛,刘,朱,周甚至董必武都有良好友谊,所以一直能以党外人身份,居最高领导人之一的地位,而“红卫兵”的攻击,并未对她构成威胁。三十年来中共任何政治活动,甚至“文化大革命”都对她冲击不大。
    在对内对外,过去三十年来,宋庆龄生活相当活跃的。
    人们形容她在国内外有无数朋友,有广泛持久的友好关系,同她一起工作的人都了解她民主谦逊的精神。她身上没有丝毫“官架子”,她总是勤恳,兢业,即使在繁忙与健康欠佳时,收到来信也是当天或隔天即回。
    她具有丰富的经验与智慧,从少女时代,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爱国,公正,目光远大,尔雅自然,不管如何,数十年来,她已为她的理想与意愿尽到一切力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