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香港《新晚报》文章:《台湾校园民歌陷困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4-30

    【香港《新晚报》四月十九日文章】题:台湾校园民歌陷困境
    台湾校园民歌只蓬勃了三四年时间的民歌运动,到今日,显然遭受到较大的阻力及考验,原因是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多了,所以也逼使到民歌运动要总结经验、检讨成绩。
    批评主要集中在四点上。
    第一、民歌太过商业化了,成为唱片商、乐团经理人的摇钱树,而创作者及歌者也以此作为成名致富的阶梯。
    第二、现时的民歌没有较远大的情感出路与思想深度。早期民歌运动开始时,是由热情份子及理想份子带领,他们多多少少在广阔领域及风气推动上起过作用,但现在不知怎地,那批早期的推动者都静止了下来,而现在又无新的思想领导人继起,所以弄到这个基础本来已经薄弱的运动没有奋斗的目标,漫无目的地前进。
    第三、新闻局的审核制度缺乏明确成文标准,间中会使到有理想热情以及思想深度的歌曲胎死腹中。(原来在台湾出版唱片,歌曲要经过新闻局审核。)这个检查制度存在,也间接限制了歌词的内容,有意无意之间迫使歌局限于风、花、雪、月、云雨、山水……等等的大自然描写,而不能大胆地涉及现实生活以及社会问题。
    第四、作者以及演唱者音乐修养差劲,创作出来的歌曲音乐感不够,可听性低,又乏新意;而演唱者又只懂得拿着结他拨弄几下,为了制造自己的形象多过为了制造音乐。
    台湾音乐界一直缺乏批评,主导力量并没有形成,而校园民歌现在陷进如此的一个困境之中,在没有思想开拓者领导之下,唯有乱窜乱撞去尝试,有些继续向西方取经,有些却倒转过来,在中国古老民歌里寻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