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台报译载文章:《西欧造船工业前途坎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4-27

    【台湾《经济日报》四月十七日译载文章】题:西欧造船工业前途坎坷
    五年来,工业国家造船业亏损累累,大量裁员,去年全世界下水新船只及造船业极盛时期的三分之一,是十五年来新造船吨最少的一年;西欧许多造船工场荒废无人,但日本造船业似乎已经复苏,去年一年,日本造船业建造船吨剧增30%,夺得五分之三的新造船舶订单,在这种情势下,西欧造船业负责人大为恐慌。国营英国造船公司董事长艾金森最近就警告说,对西欧造船业绝不能掉以轻心。
    这种悲观论调不难索解,从一九七五年巨型油轮订单急剧萎缩以来,西欧业者解雇了十万工人,占造船工人的40%,更糟的是,英国造船业去年建造船吨比前年减少38%,法国减少了61%,而世界造船吨数只下降了8.3%而已。
    今年三月中旬,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巴黎集会,并与日本造船业者会商,与会官员承认,西欧造船业的困境不是日本人造成的,主要原因是西欧业者不肯像日本一样,采取强硬措施,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日本从一九七六年起,大力整顿造船工业,解雇了十二万名员工,政府拨款一亿八千万美元,收买过剩的造船厂,到了前年,三十九家造船公司在运输省指示下,组成不景气卡特尔,共同分配订单和安排融资事宜,日本造船业因此脱胎换骨,夺走了去年世界造船量的五分之三以上。
    欧洲造船国家也曾做过类似努力,如瑞典自一九七七年以来,便废弃了半数造船产能,但是西欧造肥协会十个会员国中,其他九国迄未形成一致的政策,欧市执委会讨论多年,仍未能就重整造船工业方案获得协议,各国政府大量补助业者,但业者销售和生产力仍日形恶化。
    此外,欧洲造船业和日本一样,面临了其他方面的挑战,新兴造船国家相继崛起,已在造船业中大肆蚕食,其中尤以韩国、巴西及中华民国成就最大,日本业者公开承认这些后起之秀不容忽视。为了支付建厂费用,新兴造船国家可能发动减价战,因此问题变得极为微妙而困难。
    西欧造船国家尚须面临西风东渐的挑战,近年来,日本船东购船最多,香港居次,欧洲船吨日见萎缩。
    如果西欧造船国家不能全力振衰起敝,在日本和新兴国家蚕食鲸吞之下,某些西欧造船厂恐怕来不及见到好日子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