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台报说台湾出现外贸逆差令人担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3-30

    【台湾《中国时报》三月十二日社论】根据报道,今年二月的贸易情况不甚理想,出现了二亿多美元的入超,而同时中央银行的结汇记录,在二月份也出现了一亿多美元的收支逆差。这个现象是不可忽视的。再看一看今天工商界实际上经营情况之不顺利,甚至可称为困苦,我们不能不心焉忧之。
    对于贸易具有适度的顺差,与短暂而非重大的逆差,我们应同样的欢迎,没有理由把任何微小而暂时的逆差看成重大的不利。
    然而,今年二月份的贸易逆差是否能视为短暂而微小的现象呢?我们的看法是:容或不然。这就是我们担忧之由来。
    这一次的突然显现的逆差,与石油无关,也与汇率扯不上关系,它纯粹是一次贸易运行中,自然涌现的波纹。在加以观察之前必须先检讨去年年底贸易统计在十二月底前,险险的“转亏为盈”。在去年春季以后,贸易一直是逆差的。下半年逐渐好转,逆差慢慢减少。然后,在十二月一个月中,外销大幅成长,进口迟缓了下来,使得年底的统计,贸易上还有很小的三千万美元左右的顺差。
    工商界都知道,这一现象乃是国内货币市场情况的具体反映,不是工业竞争力的突然上升。去年下半年,尤其是九月以后,国内货币供应趋紧,市场利率上升很快,银行贷款极难入手。工商界在沉重的头寸压力下,莫不以尽量出口为获取现金,解决财务困难的途径。在此同时,能够不进口的,也都暂缓结汇以免头寸压力更重。是这两个因素,抑低了进口量,而刺激了出口。这是去年年底和今年一月农历年前出口畅旺的背景。
    隐藏在这个背景之后的,是今天工商界的财务压力和市场沉闷。这两个情况一定得加以严肃的检讨,以免情形继续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形成更大、更有害的形势。
    今天工商界的财务压力之大,可说是近十年来罕见的。而更可虑的是,此一压力并未受到应有的注意。
    试以合法的借贷利率而论,市上出售的短期金融票券,是工商界求取短期资金主要来源之一。不久之前,它向购买人提供的利率,一年期的曾达到百分之二十四之高!再加上金融机构的费用和税捐,工商界取得这种资金融通的成本达到年息百分之二十七以上!合月息百分之二以上!这是多么可怕的利率!除了金融票券公司的利润,一年可达百分之四十以上,今天有什么工业能够期望税后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又有多少家能维持百分之十以上的利润?在这样的微薄利润之下,而须负担如此沉重的利息,怎么能长久忍受下去?
    农历新年以后,利息曾一度回落。不幸的是,目前展望不佳,头寸可能在一、二星期内再度趋于紧迫。利息提高,如果利润率也同时上升,除了构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外,倒不至于形成企业界的生死问题。而目前的形势是,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激烈,国内市场销路沉闷。在此情势下,利息巨大的负担将压垮很多的产业。我们并非危言耸听,政府若深入了解今天工商业的实际情况,当知这不是杞人之忧。假如今后二、三年对外竞争力减退,再加上利息负荷超出了任何获利机会,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业界的困苦将可想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