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日本新闻周报”载文介绍日本经济学家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论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9-08-26

    【本刊讯】“日本新闻周报”刊载一篇文章,介绍了日本经济学家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各项问题的论争的情况。摘要刊载如下:
    在日本,这两三年来,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各种问题的研究变得积极起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了重要的不同意见。下面分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循环的影响、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平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问题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论争的情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循环的影响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不同意见,表现在对1957到1958年的经济衰退的性质的估计和预测上。在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明显地分为周期性的经济恐慌论者和中期性的经济恐慌论者两派。对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经济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和估计的不同意见,占了重要的地位。
    这次经济恐慌的一个特点是:虽然工矿业生产等绝大部分的经济指标表现出相当大的下降,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伴随价格猛跌和信用恐慌等现象。周期性的经济恐慌论者说,这个出乎意外的事实是由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面的经济恐慌形态的变化。例如,日本共产党的著名经济学家川崎已三郎在“经济评论”58年11月号说:“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今天,认为生产过剩恐慌会表现为和大战以前的经济恐慌相同的形态,那恐怕是一个根本的错误。”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调查部长土岐强在1958年9月18日“赤旗报”上作了更加明确的说明道:“垄断资本集团正在通过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国家权力来进行经济的组织化和收入的重新分配的办法,向经济循环挑战,拼死斗争,想要改变经济恐慌规律的表现形态,而且,只要垄断资本主义作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存在下去,它就具有那种力量。”
    另一方面,中期性质的经济恐慌论者说,这次经济衰退没有伴随价格下跌和信用恐慌的现象,正是因为这次经济衰退不是周期性质的经济恐慌,而是从繁荣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中期经济恐慌。他们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推迟经济恐慌,也不能阻止经济恐慌,这是不用说的,甚至不能使经济循环的基本形态发生任何变化,它反而会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化,使将要到来的周期性经济恐慌更加严重。例如,东京经济大学教授井汲卓一在“世界”杂志58年9月号上说:“目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机能在扩大市场方面能起一定作用的阶段,在用尽这种机能的各种力量以后,周期性经济恐慌的难以制止的力量将会产生作用。”法政大学副教授今井则义也说:“当然,在目前垄断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垄断集团拥有强有力的手段去组成卡特尔,利用国家的机能,阻止这种价格下跌和利润率下降的现象。但是,由于这种情况,解决矛盾和恢复平衡的时期反而会推迟,经济恐慌反而会越来越加深。”
    看来,经济循环的情况的发展,好象证明中期性经济恐慌论至少在估计上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已经最后地证明这两种见解在理论上是否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本质的论争,肇端于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经济学家库尔特·茨伊山克(音)的理论的评价。以往,在日本,有这样一种显著的倾向:往往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对国家的基础产生的反作用,或者认为只是总危机所产生的结果。正因为如此,试图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里面找出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必然性的库尔特理论,就被当做科学地阐明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的复杂现象的新武器而接受过来了。
    对库尔特理论给予很高评价,并且试图积极地加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有前面所说的井汲教授、今井副教授、横滨国立大学教授长洲一二等人。对于井汲的理论,立教大学教授山本二三丸等两三位经济学家加以严厉的批判,说是“修正主义理论”,因而,论争骤然变得活跃起来了。
    第一个争论问题是,库尔特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个在资本主义范围以内生产关系的社会化更加发展的阶段。山本教授对于这个规定,作了如下的反驳:“只要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自始至终都起着统治作用。即使变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说‘采取社会的形式’,或者说有所‘发展’,不应当是就生产关系而言,而应当是就正好相反的生产力而言”。
    第二个争论问题是,同第一个争论问题关联起来,联系到库尔特所谓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消极地”或者“暂时地解决”矛盾的公式而发生的对立意见。按照长洲教授的概括的说法,这个问题里面还包括有如下所述的方法论方面的对立:“库尔特和井汲卓一关于试图阐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方法是,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做私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最大限度上适应已经最高度地社会化的生产力的一种形态来加以理解,因此,他们认为,在这种条件下,矛盾在暂时得到解决的同时,反而会越来越尖锐化。这就是说,矛盾没有消灭,而是改变了形态(这就是发展)。然而,进行论争的一部分人责难说这是‘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会尖锐化,而会不断地重新得到解决的理论’。这显然是由于对矛盾和发展的逻辑没有理解所致。”和平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最后,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论争,是密切地联系到和平革命这一实践的课题进行着的。这是因为,在日本有这样一种倾向:积极地发展库尔特的理论,作为适用于日本的经济理论,去适应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结构的改良”的各种论点。
    特别成了问题的是这样一种看法:井汲教授在他的著作“现代马克思主义”第一卷中认为,在国家的垄断中,国家的公的性质的一面和私人垄断的私的性质的一面不断发生对立,也就是有进步和反动的两个侧面,无产阶级可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步的侧面,改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这样就可以开辟逐步而不断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产生所谓和平过渡的形态”。山本教授批判这个见解说它“完全扬弃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论”,是“帝国主义渐进地长入社会主义论”。大阪市立大学讲师向笠良一也激烈地批判说:“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结构的改良’的问题,被改良主义的解释所曲解而引用过来了。”
    必须说,这些论争同工人阶级在日本垄断资本集团(他们一面利用从属于美国帝国主义的情况,一面向着复活帝国主义的道路前进)的统治下所要采取的战略战术也有重要的关系。对于日本煤矿工会在反对合理化的斗争中提出的“由国家管理煤炭工业”和“国有化”的问题,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还没有提出正式的解答。因为这同58年举行的日本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没有解决纲领问题的情况也有关系,所以,目前环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论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日本逐渐开始正式提出“结构的改良”问题这个事实,一方面显示必须加强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新的理论的萌芽,恐怕是值得注意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