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日本纪闻之六:市场--是老师,也是魔鬼(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2-26

市场给了企业发财致富的机会,它又极其严峻,冷酷无情
    访问日本的工厂企业和商店,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市场是所有企业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商品能不能得到社会承认,市场是最后的检验。市场给人们带来了鼓舞和欢乐,也带来了忧虑和悲伤。
    市场主宰着日本经济的一切。
    在日本这样一个“企业社会”里,一切生产都是商品生产。商品充斥每个角落,几乎塞满了每个家庭。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象神经中枢一样,牵动着这个“经济巨人”的全身。我们走过八个大中小城市,访问了十七家大中小企业和商场,还到农民家里去作客。发现农民在为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涨价而忧虑,小企业在提心吊胆地预测来年的市场,大企业传送市场情报的机器在昼夜运转。可以说,这里的每个企业,每个家庭,人们的眼睛都在瞅着市场,注意研究它,关心它的动向。
    市场给了企业发财致富的机会,它又极其严峻,冷酷无情。生产过剩了,同市场的需要脱节了,商品找不到销路,企业就要大难临头,有的被迫毁掉机器,毁掉产品,有的关门垮台。
    在这里,市场是人们虔诚膜拜的“老师”,又是令人畏惧的“魔鬼”,任何人都不敢得罪它。向“神圣”的消费者求教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名誉会长松下幸之助先生有句名言:消费者的意见是“上天之声”,“用户是帝王”。今天,日本的企业家们为了追求市场的“恩赐”,无不把消费者看作是“神圣”,细心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诚心诚意地向他们求教。
    销售网遍布日本全国的最大超级市场——大荣公司,每年接待顾客达九亿人次。这个商业巨子为了研究市场,在总公司专门设有“消费者服务室”,每天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经济情报和消费者的意见。由于大荣公司倾尽全力地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他们独创了一套内容包括“热心服务、薄利多销、高速回转”的卓有成效的“生意经”。一九七九年,大荣的商品销售额达到了一万亿日元。
    我们来到大阪府久保田铁工株式会社。这是日本生产农机的一个著名的大企业。这个公司共有三千二百多职工,竟有八百多人专门从事开发研究工作。公司的负责人说:工厂的开发研究,就是为了能把产品卖出去。因此,我们必须下去调查,实地试验,向农民请教。公司的八百名开发研究人员,没有到过农村的一个也没有,而且他们大都是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的。生产棉毛针织品的福岛县佐藤忠株式会社,是一个拥有二百二十人的小厂,其中有二十人专门从事开发技术、开发市场的研究工作。在这个厂的资料室里,保存着他们厂二十年来的所有样品,还收集了许多外国针织品样品。他们说,根据服装业市场的一般规律,妇女的服装大体是十年左右一个样式周期。十年前被淘汰的老样子,可能在十年后又时髦起来。这是他们研究消费者心理的经验之谈。该厂的负责人说,今年(一九八○年)夏季日本的气温比较低,市场上的棉毛织品销量很大,我们的生意很好,但是一九八一年就不一定了。现在,我们正在研究预测来年市场的需求情况。向往中国市场中国广阔的市场,使日本的企业家们无不为之心动。他们都在着力研究中国,探听中国的市场情况和发展经济往来的可能性。许多地方和企业每年都派出海外市场调查团,中国是他们重要的调查对象。我们访问一个家用电器厂时,他们打听中国对电视机的需求情况;在一个制药厂,他们要求了解中国究竟有多少床位、医生;一个生产自行车变速器的工厂,对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非常向往。久保田铁工株式会社已经瞅准了中国市场,并且在下力气研究中国北方和南方的耕作特点和对农机需要的情况。该公司的负责人宇田先生谈到,他们公司在一九七八年还一点不了解中国,为了向中国推销机器,他们派人到中国考察。一九八○年在吉林搞了种水稻试验,听说一公亩收获六百三十公斤,但成本太高,还要继续研究,至今还有十名技术人员在中国。他说:“中国的东北地区,一年一季,容易成功,问题在中国的南方,如何提供适合在水网地带种双季稻的农业机械,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经济情报网遍布全球从七十年代以来,“情报服务”成了日本新兴的一个重要行业。一些大企业,不惜花费巨资和人力来调查国际市场。它们的经济情报网,简直遍布全球。
    走进日本四大综合商社之一的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大阪本部的大楼,我们好象置身于一个“经济独立王国”之中,感到了一种紧张、森严的气氛。这个触角伸到全世界七十多个国家、一百二十多个城市从事经济开发、海外贸易的大商社,专门设有一个“调查情报部”。这个部的代部长小野勇先生说,公司派出国的人员共九百多人,同时还雇用了当地两千多人。情报部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经济情报,以及同经济有关的政治情报。他们对这些情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在什么地方进行什么交易。
    我们参观他们的情报部时,看到在一台全自动收发报机荧光屏上显示出,在当天十时以前,已经同在中国广州的办事处通报了十二次关于广州交易会的情报。小野勇先生说,“情报的机能,是伊藤忠商事的关键机能。”(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