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合众国际社记者评中国经济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2-25

    【合众国际社香港二月十九日电】(记者:詹姆斯·希夫曼)据这里的一些报纸消息说,为了克服通货膨胀和赤字开支,中国的给企业经理人员以较大的自主权的运动已陷于停顿。
    报道说,在给了六千六百个企业以“自主权”以后,中国领导当局现已决定不再扩大这种试验的范围——至少暂时不扩大。
    冻结自主试验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使国民预算比较接近于平衡而实行的大规模勤俭计划的一部分。至于这种新政策究竟是向计划工作全部中央集权倒退的步骤呢,还是从市场社会主义暂时后退,西方分析家的看法有分歧。
    香港的分析家说,这项新指示并未说明对六千六百个试点企业有些什么基本规定,但是它意味着领导当局对实行自主权的某些副作用不满意。
    一位专门研究工厂管理的西方学者说:“他们现在发现自主与通货膨胀之间是有联系的。”他说,由于可以保留利润,所以多数企业集中力量生产利润高的商品,忽视利润低的商品,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央人民政府由于出现赤字而不得不采取一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做法:增加货币供应量,尽管某些地方政府钱库里现在的钱比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任何时候要多。
    一位分析家说,这一试验还导致了起反作用的竞争。这位分析家说,地方政府常常建立一些保护本地新企业的壁垒。例如,官员们不让上海生产的纺织品进入他们的地区,同公社生产的服装竞争。
    他说:“去年,由于公社一级的纺织厂使得城市的工厂不能充分开工,中央人民政府的收入减少了二亿四千万美元。”
    使自主工厂伤脑筋的另外一些问题在中国工业中是具有普遍性的。奖金常常是作为工资的补充发给几乎全体工人,而不是只发给工作效率特别高的生产者。由于就业过多,工人的劲头不足,管理的标准也需要提高。
    工业中发生的许多困难的根子在于文化革命,在那次动乱期间被清洗的成千上万的管理人员在恢复原职后发现,他们的职位已被在文化革命期间飞黄腾达起来的干部占据了。
    一位学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人员数目比所需要的多出一至两倍的状况,这种状况导致了一种无所作为的危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