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文章:《撑竿跳技术的新突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2-24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一月十八日文章】题:撑竿跳技术的新突破
    世界田径界为近半年来撑竿跳成绩的大丰收,兴奋不已。从去年五月十一日,到七月二十六日,在不到三个月的短短时间里,保持了四年的五公尺七十的世界纪录,居然被改写了五次。
    新的世界纪录,是由波兰选手柯扎基耶维奇,在莫斯科奥运会创造的五公尺七十八。
    撑竿跳有史以来的最佳十一次成绩,有八次是在去年内创出的,所谓的撑竿跳体能“极限”——五公尺七十九,相信在新技术之下很快也会被突破。田径专家们剖析,为什么去年撑竿跳成绩,会如此大放异彩?当然去年是奥运年,选手训练的目标,都把巅峰期定在去年之故。
    就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时下的撑竿跳高选手,比前人更壮大强健,营养更好,训练方法也更进步。但是这并不是撑竿跳发展快的主因。
    撑竿跳成绩,去年会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和波兰,突飞猛进,主要的原因有几个:
    ①玻璃纤维竿品质的改良和充份的供应。
    ②撑竿跳技术获得突破。玻璃纤维竿品质的改良
    一九四八年,美国人发明了玻璃纤维跳竿。但由于纤维竿弯曲度极大,起跳后,即有下沉的感觉,选手在技术上无法适应。一直到一九六一年美国人才使用了经过改良过的咖啡色纤维竿,跳出了四公尺八十三的世界纪录。玻璃纤维竿才完全取代了钢竿时代。
    早期的纤维竿,重约三·四七公斤。第二期产品,便是蓝色的跳竿。一九七四年,一种最新配方和构造的白色纤维竿问世了。这种白色纤维竿,重量很轻,仅有二点七三公斤,同时弹性奇大,可弯成一百八十度,最受欢迎。
    柯扎基耶维奇在莫斯科奥运所使用的蓝色竿子,也是在美国制造的。但很有趣的是:柯扎基耶维奇在奥运之前和之后,都使用白色纤维竿。
    从一九六一年,戴维斯使用玻璃纤维竿,创下四公尺八十三的成绩开始,到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二日,美国罗伯茨跳过五公尺七十为止,世界纪录总共翻新了二十四次(十四人次),其中仅有四个人不是美国人。
    两年前,法国人开始大量引进白色纤维竿,供应法国及欧洲市场;同时也引进不同的美国跳竿。纤维竿的使用,在欧洲逐渐普遍。
    同时,法国成立撑竿跳学校,聘请美国撑竿跳权威教练训练八岁到十岁的小孩,从事撑竿跳运动,对有潜力的年轻好手,全力培植。
    果然在两年之内,法国便塑造了五位世界级的年轻明星。不仅排名高挂全世界第二、第三、第六和第七名,同时更有两位创下了世界纪录。
    这便是去年二十四岁的乌维翁,他在去年七月十七日,跳出了五公尺七十七,创下世界纪录。目前排名世界第二。
    维格内隆在去年六月一日,越过五公尺七十五,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创下撑竿跳世界纪录的法国人。他去年才二十岁,是最年轻的撑竿跳世界纪录保持者,目前世界排名第三。
    排名世界第六的贝洛去年二十六岁,第七名的费瑞拉,去年二十二岁,都曾跳过五公尺七十。
    法国和波兰人才辈出,除了田径界人士全力提倡之外,选手对使用纤维竿观念的改变,也是一个原因。以前,一个撑竿选手,能拿到一支纤维竿,已属难能可贵,因此不管纤维竿的特性如何,仅能以改变本身的技巧,来适应仅有的一支竿子,这是“一竿在手,走遍天下”的时代。
    但也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造成欧洲撑竿选手,必须研究各种不同的技巧和姿势,经验和心得的累积,如今一旦拿到顺手的纤维竿,真是如鱼得水,成绩青云直上。
    最主要的原因,是纤维竿的供应,太过充分,每次比赛,一个高手总是携带五、六支竿子,视当天个人的状况和天候环境,不停地调换纤维竿。过份依赖器材,窒碍了技术的研究和进步。技术最大的改变是提高竿
    在欧洲,撑竿跳技术的最大改变,便是握竿位置的升高。大部分欧洲选手,目前的握竿位置,都在竿尾。不像美国选手,仅握于竿端之下约三十公分的地方。
    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柯扎基耶维奇,使用五公尺的竿子,握在四公尺九十五的位置,跳过五公尺七十八。所有法国选手,也都握在四公尺八十八至四公尺九十的位置。
    反观美国前几位世界纪录保持者,西格伦跳过五公尺六十三,罗伯茨跳过五公尺七十,托利跳过五公尺七十一,他们的握竿高度仅在四公尺六十八部位。据美国田径界人士表示,过去曾有人持竿四公尺八十八,仅跳过五公尺○三,于是以讹传讹,认为握高竿效果不好,大家信以为真,于是如今只好在欧洲人脚下称臣了。
    美国田径界经过刺激之后,也开窍了,许多高手,纷纷改握高竿。目前全世界有实力握在五公尺位置的选手,大约有十五位左右。
    改握高竿当然引起撑竿跳技术的变动。根据纤维竿构造的物理性质,选手的身体,必须有不停向前,贯穿前进的惯性,必须先向前,才能向上,否则会有直线上升原地下降的情形发生。
    撑竿跳的诀窍是——插竿后,身体不断地向前进,但必须同时不停地对纤维竿加压力,储存能量,以俟纤维竿反弹。一位运动员说这种感觉就象射箭。纤维竿是弓,人是箭。
    握高竿在起跳后的后半段,更为重要。要求选手更用力下压纤维竿,储存更多的能量在竿子里,一旦竿子反弹,便像弓满弦放,人如急矢飞出。
    但是竿子反弹,以及选手推竿的正确时机,却是瞬间即逝,选手唯有勤加练习,方能抓住要诀,领悟神髓。
    握高竿的另一技术改变,便是跳者重心放低,而且重心放低的时间越长越好。这就是所谓“吊”在竿上的时间越长越好。
    “吊”在竿上时间越长,越能对纤维竿施压力,储存能量越多,反弹力量越大,跳者也就能够跳得更高。
    “蛙腿位置”跳法降低重心
    对如何使重心尽量放低,柯扎基耶维奇和其他几位选手,采用了一种所谓“蛙腿位置”的空中动作。这种动作,除了能使身体重心长时间的降低之外,还可缩短倒立以及竿子反弹时推竿所须的时间。一位撑竿跳运动员对这种撑竿跳的新技术,有一个结论。他说:“撑竿跳的全部过程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努力,是在纤维竿上储存能量。技巧较好,较能储存更多的能量。速度越快,越能储存更多的能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